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6篇
水路运输   7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采用宏观断口分析、扫描电镜分析、化学分析、硬度测试、金相检验等方法对弹簧断裂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弹簧在最终热处理时出现全脱碳区,弹簧碾尖部分未淬上火导致硬度不足,服役时在交变载荷作用下发生疲劳断裂。  相似文献   
2.
对表面脱碳与喷丸状态不同的60Si2CrVAT弹簧钢进行了疲劳性能对比试验,结果表明:860℃-50min加热,试样表层形成约0.1mm的脱碳层,但未观察到对疲劳寿命产生明显影响;适度喷丸在试样表层形成压应力使疲劳寿命大大提高;过度喷丸虽使表面粗糙度减小,但使表层材料受到损伤,因此疲劳寿命平均值降低.  相似文献   
3.
4.
5.
电站用P91与10CrMo910异种钢焊接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电站安装中P91与 10CrMo910钢的异质焊接、热处理工艺 ,制订了相应的焊接工艺并进行了试验和总结 ,通过焊接工艺评定表明 :此焊接工艺选择适当 ,焊缝能满足各项焊接要求 ,对两种异质钢的工厂、工地现场焊接及热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60Si2CrVAT弹簧钢在不同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下的脱碳行为及其对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脱碳层厚度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保温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淬火温度为860℃,保温时间为40 min时,脱碳层深度为0.06 mm,保温时间延长至640 min,脱碳层深度增加到0.30 mm.对Φ18 mm的60Si2CrVAT弹簧钢试样,在淬火温度为860℃、脱碳层深度达到0.2 mm时,疲劳寿命才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随着海运业面临的碳减排压力越来越大,船东、运营商以及燃料供应商等相关各方都在积极探索脱碳解决方案。在这样的背景下,被业界寄予厚望的清洁替代燃料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2021年12月,美国干散货船东鹰散航运(Eagle Bulk Shipping)宣布该公司首个可持续生物燃料航次圆满完成,此次航行所使用的生物燃料由荷兰燃料供应商GoodFuels提供。  相似文献   
8.
为加快脱碳进程,A.P.穆勒-马士基(A.P.Moller-Maersk)宣布将于2023年启用以甲醇为燃料的支线集装箱船舶,向客户提供更多碳中和产品,并为燃料供应商提供激励,以扩大新型燃料的生产。此外,马士基表示,未来,所有自有新建船舶都将能使用碳中和燃料。伴随技术进步,客户对可持续供应链需求日益增长,在此快速推动下,A.P.穆勒-马士基将在2023年推出全球第一艘碳中和集装箱船舶,比此前计划在2030年实现该目标提前了七年,此举将加快海事运营领域的脱碳速度。马士基所有未来自有新建船舶将使用双燃料技术,能够实现碳中和运营或采用标准的极低硫燃油(VLSFO)运营。  相似文献   
9.
国际海事组织提出至2050年将国际航运业的温室气体排放至少降至2008年的一半,中国也做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承诺。航运业尤其是远洋航运减排脱碳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是使用碳中和或零碳且经济可行的绿色能源作为动力。绿色甲醇为当下可用的、适合远洋航运的最佳脱碳燃料之一。文章分析了绿色甲醇动力船舶应用现状、绿色甲醇价格及供求关系等要素,并提出船东需积极行动起来在航运脱碳中抢占先机。  相似文献   
10.
介绍全球船舶行业节能减排的现状,国际海事组织未来对温室气体的减排战略以及行业未来对脱碳的应对措施,指明未来船舶绿色化的发展方向。介绍智能船舶的内涵及其对造船业和航运业的预期影响,并从数字化和自主性的角度解释智能船的技术发展路线。通过分享L1(数字化)阶段的国内发展现状以及国外在船舶自主化的研究成果,为智能船的发展提供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