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5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胡昕 《航海技术》2007,(6):46-47
Alfa Laval厂生产的MFPX 30TFD-21燃油分油机,是船舶常见的一种重燃油分油机,传动比48﹕112,采用简单的联轴器与皮带传动方式,而不是蜗轮蜗杆传动,使用60Hz交流电源时电动机转速3600r/min,  相似文献   
2.
双导程圆柱蜗杆传动具有在蜗杆轴向移动改变侧隙时传动比保持不变的特性。这使得磨损的蜗轮副在修复后减小侧隙,恢复了运动平稳性。本文主要通过对双导程圆柱蜗杆传动的设计计算,总结了一些主要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3.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强度计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简化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基于Hertz理论,应用线性回归法和插值法,推导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强度计算公式;考虑齿间载荷分配系数的影响,修正了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弯曲强度计算公式;根据蜗杆副有限元网格模型,分析了轮齿应力分布.结果表明:解析式计算的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传动接触强度(弯曲强度)比有限元分析结果大6%~16%,满足工程使用的要求;蜗轮齿面接触应力沿接触线呈倾斜L型分布;蜗杆载荷从1 N.m增大至额定值时,5对齿啮合的最大齿间载荷分配从32.4%降至27.5%.  相似文献   
4.
5.
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接触状况进行了理论分析,建立了求解接触点位置和中心夹角的极小值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非理想接触状况的计算机仿真研究,为研究安装和制造误差对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的啮合性能的影响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取平面齿内齿轮一次包络鼓形蜗杆传动副(以下简称鼓形蜗杆传动副)的传动性能参数,以鼓形蜗杆传动副的啮合几何学和啮合性能为基础,搭建电封闭式传动性能试验台,对鼓形蜗杆传动副样机在多工况下进行传动性能测试.测试结果为:由于存在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鼓形蜗杆传动副样机的实际接触区为理论接触区的2/3;鼓形蜗杆传动副样机的传动效率随着转速的提高而增加,在低转速时,传动效率随着负载的增大明显降低;在高转速时,传动效率随着负载的增大而略有升高;鼓形蜗杆传动副样机在各测试工况下的最高传动效率为69.05%,最高油池温升为89.8 ℃;该鼓形蜗杆传动副具有优良的传动性能,适用于重载动力传动.   相似文献   
7.
1 双导程圆柱蜗杆传动的特点 与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不同的是,在双导程蜗杆传动中,蜗杆轮齿两侧齿面导程数值是不相同的,相应的左右齿面模数也存在一个差值,因而蜗杆的齿厚就不再是定值,而是沿轮齿螺旋线方向逐渐变化(即从蜗杆的一端到另一端逐渐增大或减小),形成了渐变齿厚蜗杆.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非标准结构蜗杆的应用环境及其参数的独特选用原则,给出了确定齿廓、蜗杆导程角、蜗轮螺旋角等参数非标准结构的设计方法,展示了非标准结构蜗杆在机械传动设计中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三维实体造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轮副的三维实体造型方法,介绍了三维造型系统的开发环境、系统结构和功能,并以母平面倾角β对齿顶“变尖”的影响为例,说明了所开发的三维实体造型系统的应用,展示了三维实体造型在蜗杆传动研究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机械设计基础中在螺旋传动、斜齿轮传动、蜗杆传动三处用到的"左(右)手法则"从法则的具体内容、应用两方面进行了分析;"左(右)手法则"的实质就是"螺旋法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