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水路运输   4篇
铁路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们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要学会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与他人沟通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和交往。因此,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就成了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语用学与外语教学的结合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开辟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2.
哈贝马斯基于交往的话语理论及其规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贝马斯在批判乔姆斯基的语言资质理论与日常语言哲学牛津学派的奥斯丁、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以交往资质为内核的话语理论.哈贝马斯认为话语交往的目的是为了导向理解与认同,最后形成共识.但这些理解、认同与共识是在遵循一定的规范条件下获得的.在哈贝马斯的话语理论中,这些规范呈现为两个层面:其一是基于普遍语用学层面的先验规范,即从可理解的视角,根据交往内容的差异分别提出的可领会性、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的规范要求;其二是根据商谈原则所制定的经验规范,这是每一个话语交往主体进行自由辩论,实现无强制共识的逻辑前提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的发展角度 ,结合语用学理论 ,阐述了语言交际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了语义学和语用学如何运用于英语教学及其理论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胡小梅 《中国水运》2006,(3):235-236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具体分析社会交往中的歧义现象,探讨语境与歧义的形成之间的关系,进而分析语境引起歧义的理据以及内隐性语境和外显性语境对歧义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西方哲学史上的知识论经历过两次大的范式更替,先后有三种典型的知识论范式,即本体论的知识论,认识论的知识论和先验语用学的知识论。阿佩尔的先验语用学正成为当代知识论的一种新范式。  相似文献   
7.
文化语用实践有助于提升国际传播的效度与信度。第一,就文化语用实践逻辑而言,紧密围绕文化合理性、合适性和有效性是助力国际传播规避“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的基本前提。第二,就文化语用实践路径来看,以文化指示和文化行为为主要抓手,有利于国际传播实现从“话里”到“化外”的整体超越。第三,就文化语用实践自觉来说,在语言使用维度对接文化大循环背景下的不同类型文化信息表达,有助于国际传播完成从“脱敏”到“高敏”的转型升级,也有益于凸显中国文化的世界意义,提升国际认同度。总而言之,以文化语用视角介入国际传播实践有助于拓展文化共存与文明互鉴研究的视野,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在全球治理中有效弘扬中国精神,积极贡献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8.
简要分析外语教学中出现的语用问题,主张强化外语教学的语用意识,加强外语教学的语用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跨文化交际的内容、目的和意义,以及产生跨文化交际冲突的原因.阐述了在英语教学中如何进行跨文化交际教学.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的地位显得越来越突出,航运英语早已成为海上最为重要的公共语言,人们不断地呼吁英语的规范化、标准化,但令人遗憾的还是无法避免海上各类因为语言而导致的事故或海损。随着语用学的悄然兴起,航运英语的语用分析可以有效地部分减免此类事故带来的损失。本文首次将语用学和航运结合起来,并对此问题作了初步的思考,并认为对航运英语进行语用分析必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一大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