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4篇
  免费   17篇
公路运输   1183篇
综合类   1228篇
水路运输   811篇
铁路运输   284篇
综合运输   55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163篇
  2020年   159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158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62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32篇
  2004年   140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22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59篇
  1999年   58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2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针对海洋科研平台、科考船等减摇系统的快速响应性工作需求,在螺旋桨推进器基础上开发了一种零航速矢量减摇系统。本文介绍系统机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结合耐波性计算分析获取船舶横摇规律,采用滑台搭载重物往复移动方式,模拟船舶规则横摇以获得规则波实验条件,并通过船模实验验证该减摇装置作用下的船舶横摇减摇效果。零航速规则波模拟实验研究表明,该减摇装置具有可控性强、易改装的特点,能够大幅提高船舶的耐波性,为后续工程试验船舶上安装该减摇系统奠定理论与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5.
张瑞瑞  陈科  尤云祥  季梦 《船舶力学》2021,25(6):704-715
利用大型密度分层水槽开展了下凹型内孤立波作用在FPSO上的载荷特性系列实验;并依据实验工况,考虑KdV、eKdV和MCC内孤立波理论的适用性条件,数值研究了FPSO内孤立波载荷成分构成;基于实验结果和载荷成分构成,建立了FPSO内孤立波载荷的理论预报模型.研究表明:FPSO内孤立波水平载荷由粘性力和Froude-Krylov力组成,而垂向载荷主要为垂向Froude-Krylov力;Froude-Krylov力可通过动压力沿FPSO浮体湿表面积分得到,粘性力则通过经实验回归的摩擦系数Cf、形状修正因数K乘以内孤立波诱导水质点切向速度沿FPSO浮体湿表面积分得到.系列实验结果得出:摩擦系数Cf和形状修正因数K与雷诺数Re、KC数和流体层深度比h1/h有关;摩擦系数与Re呈自然对数关系;而形状修正因数K与KC数呈幂函数关系.理论预报模型预报的水平载荷、垂向载荷结果均与系列实验和数值结果吻合较好,并且发现随着内孤立波振幅的增加,载荷幅值近乎线性增加,而且上层流体深度对水平力幅值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曲线箱梁桥有限元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计算分析,并与模型试验结果比较,对曲线箱梁桥有限元的计算方法、网格划分粗细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探讨:空间板壳有限元是一种精确的计算方法,空间梁格法也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7.
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必须加大实验教学的改革力度,构建完善的实验教学体系,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促进素质教育建设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工科类高校的实验教学现状进行了探讨及总结.  相似文献   
8.
就我国目前信息化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就信息化建设的关键——人才队伍的培养提出了信息化人才的多层次结构和人才队伍的多元化培养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机械类本科专业的特点和具体情况,介绍了开设双语课程的重要性和课程设置中需注意的几方面问题.并结合国内高等教育现状,探讨了双语课程开设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通过借鉴海外的通行做法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提出了针对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文章对于其它学科、专业双语课程的开设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阐述了换热器的电模拟试验原理和基本思想,并以顺流式换热器为例,提出了具体的应用方法。利用电网络方法可以迅速,经济地确定换器在稳态和瞬态下的各种特性以及确定进入设备的流体流量及温度变化的瞬时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