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6篇
  免费   105篇
公路运输   1632篇
综合类   785篇
水路运输   1396篇
铁路运输   1731篇
综合运输   16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1篇
  2022年   108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30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5篇
  2015年   137篇
  2014年   268篇
  2013年   256篇
  2012年   324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403篇
  2007年   320篇
  2006年   306篇
  2005年   281篇
  2004年   264篇
  2003年   293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34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93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79篇
  1996年   87篇
  1995年   55篇
  1994年   48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航海技术》2020,(2):15-15
2020年3月6日,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发布指南,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持有有效期不足6个月海员证的在船船员,可远程申办海员证,解决因受国外港口疫情管控措施影响导致部分在船船员持有的海员证临近过期问题,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保护我国海员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为使高铁站功能区的布局更加科学合理,论文以旅客在高铁站房内的平均走行时间最少和高铁站建造成本最低为目标,综合考虑功能区的面积、长宽比例、功能区禁止重叠、流线等约束条件,构建基于多目标混合规划的高铁站功能区布局优化模型,通过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方法得出的结论可以为高铁站功能区布局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许丽 《交通与运输》2020,36(1):42-45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1号线锦江乐园站为例,探索如何构建慢行友好的轨道交通环境。首先基于实地调研,借鉴日本、香港、深圳等国内外成功经验,总结出慢行交通与轨交换乘的三大规划设计要素:慢行网络、慢行设施和慢行环境;其次针对锦江乐园站慢行通道受阻、人行空间被占、慢行环境较差三个现实问题,从打造畅行连续的慢行系统、重组慢行空间和提升慢行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改善策略;最后针对慢行系统中涉及的五大关键节点,提出可实施的改造方案,着力改善锦江乐园站周边的接驳环境,提升慢行品质,最终构建畅行连续、空间宜人、绿色友好的慢行接驳系统。  相似文献   
5.
针对市域快轨中逐渐增多的超长隧道区间,即同一防火单元内存在多列车追踪又不能设置中间风井的区间,既有的设计规范及应用案例在防灾救援模式方面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总结超长隧道区间防灾救援技术特征及现状基础上,从最大限度确保车辆及人员安全,提高超长隧道区间救援效率,降低对线路运营的影响方面,首次提出采用独立疏散通道+救援站的救援思路。相较于常规救援模式,该方案下事故区间待救援列车及乘客数均减半,而工程投资仅增加20%~30%,性价比较高,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师慧倩  汪浩 《船电技术》2021,41(8):53-55
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艇用励磁变阻器设计.根据功能需求,对电阻器、触头板及操作机构进行设计.温升、寿命、冲击、振动等多组试验验证表明,变阻器可靠性高,耐机械磨损性能好,设计满足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7.
在机车运行中发生故障时,应避免长时间停车堵塞区间,为了能更快完成机车运行中故障的处理,文章特从机车应急故障处理注意事项、应急故障处理方法和应急故障处理基本流程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8.
9.
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码存储的改进遗传算法,适于优化大型多变量问题。开发的C 基本位操作算子,使此算法仍可沿用传统二进制遗传算法的交叉变异操作。这一算法在内存和时间上占优势,是一种稳健的、全局搜索能力较强的优化算法,并在建立河北省某地区的年降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的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10.
船舶故障远程诊断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此文对船舶故障远程诊断系统的结构作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可行的船舶远程故障诊断系统方案,论文还介绍了自行研制的用于船舶故障诊断的信号采集,存储和处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