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7篇
水路运输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述了壳聚糖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壳聚糖在重金属离子处理方面的应用.在稀酸脱钙阶段加入少量的助剂A,使传统工艺室温浸泡16 h~24 h变为在30℃下搅拌3 h,并确定助剂A的最佳投量比及反应的最佳时间.在浓碱脱乙酰阶段加入少量的助剂B,使传统工艺115℃下反应6 h变为105℃下反应2 h,并确定助剂B的最佳投量比及反应的最佳时间.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壳聚糖的主要性能参数均为合格,而生产成本则降低将近一半.应用壳聚糖处理重金属离子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pH值及金属离子对丙烯酸酯类车用空调压缩机浸渗密封剂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越高,密封剂的稳定性越差;变价金属离子的含量越高,密封剂的稳定性越差。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壳聚糖生产工艺的改进以及壳聚糖在重金属离子处理方面的应用.在稀酸脱钙阶段加入少量的助剂A,使传统工艺室温浸泡16 h~24 h变为在30℃下搅拌3 h,并确定助剂A的最佳投量比及反应的最佳时间.在浓碱脱乙酰阶段加入少量的助剂B,使传统工艺115℃下反应6 h变为105℃下反应2 h,并确定助剂B的最佳投量比及反应的最佳时间.红外光谱结果表明壳聚糖的主要性能参数均为合格,而生产成本则降低将近一半.应用壳聚糖处理重金属离子也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采用一步固相法,制备出以富铁空心微珠为基、稀土掺杂纳米铁氧体为壳的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对所制备样品进行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磁性能的表征.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核-壳型纳米复合材料,样品的晶粒粒径为30 nm,复合材料两相的交换耦合作用增强,剩磁与矫顽力有所改善,提高了复合材料对重金属阳离子的吸附.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对Cr3+离子的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吸附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该复合材料对含铬重金属的吸附率达到98%以上,有较好的吸附能力,适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汽车制动液是关系车辆行驶安全的重要产品。除执行强制性标准外,国内外都制订了严格的行政法规条例加以管理,典型的如美国联邦汽车安全技术法规FMVSS 116《汽车制动液》,由美国交通部(DOT)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颁布。我国自2002年起对汽车制动液实行工业产品许可证制度,从源头上控制汽车制动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蛭石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采用AAS法测定重金属离子的浓度,并初步探讨了样品用量、交换时间、溶液pH值、溶液的浓度对蛭石吸附Cu2+、Pb2+混合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质量为0.3g、搅拌30min、pH=4.5、c=6.23mg/l时,对Cu2+吸附率为99.93%,对Pb2+的吸附率为96.83%,接近其最大的吸附率。对于Cu2+、Pb2+离子去除过程中,其各自的影响因素不同,前者为酸度,后者为原溶液的浓度。  相似文献   
7.
金属离子对硅酸聚合胶凝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
对Mg-Ca-Ba三元组分析体系,金属离子摩尔比介于1:1-1:20时,回收率为95%-116%,对Zn-Cu-Ni-Cd-Co-Fe六元组分体系,金属离子摩尔比介于1:1-1:45时,回收率为79%-135%。对黄浦江水样进行分析,获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聚合物强化超滤耦合工艺以大分子聚电解质络合金属离子,再以超滤膜进行截留,可有效处理重金属废水.阐述了该工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讨论了pH、金属/聚合物比、同时络合多种金属离子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络合过程的作用,并分析了温度、压力、流速和聚合物浓度对超滤过程的影响,简述了影响聚合物再生的主要方面.结果表明:该耦合工艺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氧化锌晶须生长动力学、热力学和晶须生长过程的结构研究和控制,提出并发明了平衡气量控制法制备具有四针状结构的氧化锌晶须,已发表了十多篇SCI论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篇。在此基础上,本年度又开展了在氧化锌晶须晶格中掺杂铝、铜、铁、铬、银、锰、锡等金属离子的研究工作,并分别研究了后期掺杂和晶体共生长过程中掺杂(即原位共生掺杂)的效果和对氧化锌晶格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