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48篇
  免费   145篇
公路运输   7108篇
综合类   1247篇
水路运输   2389篇
铁路运输   865篇
综合运输   84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158篇
  2021年   242篇
  2020年   183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85篇
  2014年   561篇
  2013年   551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710篇
  2010年   707篇
  2009年   1135篇
  2008年   805篇
  2007年   629篇
  2006年   630篇
  2005年   648篇
  2004年   623篇
  2003年   457篇
  2002年   283篇
  2001年   209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141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38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108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82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0篇
  196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凝 《世界桥梁》2022,(6):134-134
2022年11月6日,随着最后一根锚杆的密封材料涂装完成,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南锚碇锚固系统施工顺利完成(见图1),为下阶段主缆牵引架设及张拉奠定了基础。G3铜陵长江公铁大桥是世界首座双层斜拉-悬索协作体系大桥,大体量、一跨过江的设计对大桥主缆锚碇提出了更高要求。南锚碇为全桥主缆2个固定点之一,采用复合板桩嵌岩重力式基础,基础长75m、宽80m、高15m。锚碇内设置的锚固系统由后锚梁和锚杆组成,为主缆与锚碇连接的关键结构,承担着承上接下的作用,是南锚碇施工中的重要节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3.
[目的]系统地研究初始横倾角对随机横浪下船舶横摇运动响应的影响。[方法]以路径积分法为基础,通过数值求解控制横摇运动微分方程概率属性的Fokker-Planck方程,得到横摇运动响应的概率分布。[结果]结果显示,初始横倾角对船舶横摇运动响应谱的影响有限,但对横摇角概率分布以及横摇运动响应极值分布的影响十分明显,且会造成船舶安全性的显著恶化。[结论]路径积分法可作为研究随机海浪下船舶横摇运动特性的有效数值方法。  相似文献   
4.
体育特色小镇与体育、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正在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交通运输是体育特色小镇发展重要条件,也是促进体育特色小镇繁荣的基本途径,优良的交通系统能够为小镇营造整洁的空间秩序和优美的运动康体文化环境,有效提升体育小镇发展的总体形象。本文梳理了体育特色小镇的主导功能,针对不同功能特色的体育小镇,提出了小镇交通发展的基本思路。尽管体育小镇的主导功能不同,但其交通系统都需要融入运动和康体的主题元素,也要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交通体验,塑造美好生活导向的交通文化和交通文明。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果蝇优化算法精度低、收敛慢、易陷入局部最优的问题,通过增加随机机制扩大其探测能力,并通过改变步长,提高其后期寻优精度。将改进后的算法应用于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并将复杂的时变信号作为优化模型的输入。对获得的PID参数的控制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果蝇算法寻优速度快、精度高,其优化后的PID参数,轮廓运动控制精度高、鲁棒性好。  相似文献   
6.
悬索桥主缆钢丝或索股绕过主索鞍、散索鞍、锚靴等固定半径的转向装置时会产生弯曲应力。AS法特有构件锚靴的索槽半径更小,所产生的弯曲应力会接近甚至超过钢丝的屈服应力。分析了钢丝在索槽内的受力变化情况,并将钢丝的本构关系简化为双折线强化模型,按照屈服破坏准则和强度准则两种方法分析了锚靴半径对缆索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按照屈服准则时,钢丝或索股绕过锚靴等转向装置后的抗拉能力没有降低;按强度准则时,当锚靴索槽底面弯曲半径与钢丝直径之比不小于70时,钢丝或索股的破断力下降不足3.5%。考虑到缆索钢丝分项系数为1.85,因此锚靴处的小弯曲半径引起的弯曲应力对缆索承载能力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7.
8.
为研究采用双轮铣深搅水泥土地下连续墙(SMC)工法进行槽壁加固时,超深锚碇基础槽壁力学性能,以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南锚碇直径63.5 m、深63 m的圆形地下连续墙(其中软土层厚达59 m,采用SMC工法进行槽壁加固)为背景,采用ANSYS软件建立槽壁及其周围土体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地表空载、铣槽机施工荷载及起重机钢筋笼下放时施工荷载下槽壁水平正应力、水平剪应力、侧向位移及周围地表沉降。结果表明:不同工况下槽壁水平正应力沿深度分布整体上趋于一致,均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维持槽壁稳定的泥浆合理比重为11.5 kN/m~3;槽壁在平面上存在较为明显的土拱效应,有利于槽段稳定;深度0~35 m范围槽壁侧向位移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加,深度>35 m时槽壁侧向位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槽壁加固时两侧需各预留5 cm的变形量,以保证地下连续墙的成墙厚度;地表沉降最大值(6.38 mm)位于槽壁的角隅处,其余位置地表沉降值均较小(平均沉降值小于3.22 mm),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