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5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2290篇
综合类   332篇
水路运输   310篇
铁路运输   531篇
综合运输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69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44篇
  2012年   186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70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28篇
  2006年   140篇
  2005年   141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76篇
  2000年   106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3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8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86篇
  1989年   91篇
  198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由于端面齿轮的专业检测设备很少,在端面齿轮生产过程中常用端面齿轮检验样板来进行检查、测量和控制,文章就端面齿轮检验样板机械加工工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4.
建立了包含线性与非线性项的车辆传动系统非线性Drive-shaft模型, 应用具有耗散项的拉格朗日方程将非线性Drive-shaft模型转换为当量化的两质量模型, 通过将两端扭转角等效到同一端获得了传动系统的冲击响应方程, 应用Routh-Hurwitz准则分析了冲击响应方程的稳定性, 获得了稳定性参数区间。仿真结果表明: 将非线性阻尼分别设置为0和线性阻尼的1/10、-1/10时, 冲击响应首个峰值的绝对值分别为0.153 9、0.101 4、0.371 6, 当非线性阻尼为线性阻尼的1/10时, 冲击响应的首个峰值的绝对值最小, 这说明正的非线性阻尼有利于冲击响应的衰减; 将非线性刚度分别设置为0和线性刚度的1/10、-1/10时, 获得的冲击响应首个峰值的绝对值分别为0.153 9、0.178 8、0.115 9, 当非线性刚度为线性刚度的-1/10时, 冲击响应的首个峰值的绝对值最小, 这说明负的三次方非线性刚度有利于冲击响应的衰减; 在固定非线性刚度为线性刚度的-1/10的基础上, 将代表非线性阻尼的系数分别设置为0.1、0、-0.1, 获得的冲击响应首个峰值的绝对值分别为0.078 4、0.114 2、0.231 6。可见, 当代表非线性阻尼的系数设置为0.1时, 冲击响应的首个峰值的绝对值最小, 这表明在传动系统线性刚度及线性阻尼的基础上, 设计负的非线性刚度及正的非线性阻尼可以提升传动系统抵抗冲击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6.
7.
圆弧留磨滚刀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二)动力传递路线分析 FN4A-EL 自动变速器采用改进型辛普森行星齿轮机构, 即前、后排两个太阳轮独立运动,后排行星架与前排齿圈为一体;后排齿圈与前排行星架为一体,是动力输出端。在变速器内部有3个离合器、2个制动器和1个单向离合器,动力传递示意图如图191所示,各换挡执行元件的作用如表7所示,不同挡位时,各换挡执行元件的状态如表8所示。  相似文献   
9.
应用遗传算法进行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改进遗传算法的杂交和变异算子,并引入单纯形算子,克服了简单遗传算法收敛慢,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并将此算法成功地运用在汽车动力传动系统参数优化上。  相似文献   
10.
铁名 《摩托车》2006,(12):40-42
三、两级自动离心式离合器 两级自动离心式离合器由初级离合器和次级离合器组成如图5N示(注意此图为B型,有的装在主轴上的次级离合器为A型,图中未画出)。初级离合器部件装在曲轴上,其初级离合器中的传动板用内花键与曲轴连接在一起,传动板上装有3个离合器蹄块组合,轮芯中的初级主动齿轮空套在曲轴上,而次级离合器部件中的离合器固定罩则用内花键套装在变速器主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