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0篇
  免费   21篇
公路运输   108篇
综合类   381篇
水路运输   178篇
铁路运输   69篇
综合运输   5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2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nline channel strategies adopted by Chinese manufacturers with regard to the Belt and Road.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and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costs on online channel mode selection and pricing strategies. The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Chinese manufacturer Stackelberg (MS) structure, vertical Nash (VN) structure, and foreign retailer Stackelberg (RS) structure. Furthermore, a game model is developed among the Chinese manufacturer, foreign retailer, and cross-border e-tail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among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Chinese manufacturers’ online channel mode sel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manufacturers’ preferences for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increases correspondingly with the decrease in their market position and bargaining power. Moreover, foreign retailers can obtain higher profits in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under the VN structure. However, the level of profit for foreign retailers depends on the intensity of their competition with cross-border e-tailers under the MS and RS structures. Finally, consumers 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can obtain a higher surplus in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under all of th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刀齿啮合关系的研究,提出了磨前滚有优化设计方法,针对准车牵引牵引齿轮的应用和加工工艺特点,对准高速机车牵引磨前滚刀齿形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3.
高锰钢爆炸加工硬化及其硬化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爆炸加工后高锰钢的硬化效果及其硬化机理.结果表明,高锰钢经爆炸加工后表面硬度大幅度提高,硬化深度超过40mm.但夏比冲击试验表明仍有较高的韧性,宏观残余变形很小.这些变化不是发生M体及ε相转变的结果,而是发生高密度位错、堆垛层错、大量的交叉滑移,晶粒的扭折,孪晶及A体晶粒细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技术,以Y染色体特异重复序列Y1.1、Y1.2和SRY基因编码区P1、P2为引物,分析了用孕妇外周血进行胎儿性别诊断的可靠性,并与绒毛样本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用孕妇外周血时,Y1.1,Y1.2引物的诊断符合率为75%;P1、P2引物不能扩增出Y特异DNA序列。而用绒毛样本时,两种引物的诊断符合率均为100%。结果提示:孕妇外周血PCR技术用于胎儿性别诊断尚有待改进,而采用绒毛样本进行胎儿性别诊断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5.
在散粮皮带传送装置中,JC3驱动链轮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由于其体积和重量较大,这给维修带来了不小的难度。本篇文章主要是介绍该大型链轮在链轮互换思想指导下所进行的维修技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极值波高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由日最大波高系列估算设计极值波高时,相邻日最大波高间的相关性对极值预测的影响,从日最大波高系列遵从马尔可夫链的假定出发,考虑到国内外经常采用对数一正态分布的韦布尔分布拟合波高长期分布的现实,本文用解析法求解了对数一正态分布情况下的极值预测。同时,对解析法难以求解的非正态随机变量情况(如韦布尔分布),用计算机随机模拟方法求解其极值预测,用上述两种方法对北大西洋和北海有关日最大波高系列的预测  相似文献   
7.
这些年,机电一体化技术逐渐朝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到汽车智能制造当中,这样能够显著缩短汽车产品的周期,而且能够减少加工误差,提高汽车产品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主要探索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智能制造的应用的相关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交通研究和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大规模、多样化的数据资源,并为城市交通状态估计和交通流预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了有力支持。将城市交叉口视为一个微观交通系统,采用数据驱动与领域知识结合的方式,建立微观层次的交通因子状态网络模型(Traffic Factor State Network,TFSN),考察交通因素之间的相互关联,并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该模型结合交通因子和环境影响因子的影响,通过对交通流数据进行聚类分析,估算出对应于环境影响因子的交通状态,并通过实际案例验证其物理意义以及与交通流实际状态的对应关系。进一步地,基于不同交通状态下的交通流数据建立高阶多元马尔可夫链,进行交通流预测,并根据交通流时间序列的聚类性能指标提高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对数据序列马氏性强弱、马尔可夫模型阶数与模型预测准确性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马氏性合理选择马尔可夫模型的阶数可以提升模型预测准确性;直接对原始交通流数据进行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24.61%,而不同交通状态下交通流预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16.99%,相比直接预测误差下降了7.62%,验证了所提出的微观交通因子状态网络的有效性和可用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地铁环境振动预测中使用的链式结构力学简化模型,利用灵敏度分析对链式结构中各参数变化对各振级落差影响规律进行系统研究;推导给出振级落差一阶灵敏度解析表达式和一种逆矩阵偏导数求解方法;并提出利用自由衰减时域段实测数据逆求链式结构中各力学参数方法。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灵敏度分析可以确定链式结构中任一力学参数改变对其任一层振级落差影响程度,找出对系统动态响应影响较大的环节。该方法有助于提高环境振动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在企业的生产、管理过程中,如何提高订单执行力的研究仍是一个空白。此文针对当前制造业生产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即生产面临复杂的环境、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导致激烈的市场竞争、订单执行过程的协调性较差,进行分析与探讨,提出提高企业订单执行力的方法和可采取的4个方面的措施,从而建立起一套在供需链管理模式下的高效订单执行力体系,使企业快速拓展市场,实现增值和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