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76篇
  免费   183篇
公路运输   1407篇
综合类   1564篇
水路运输   1087篇
铁路运输   1453篇
综合运输   48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50篇
  2022年   147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157篇
  2019年   173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123篇
  2014年   195篇
  2013年   220篇
  2012年   222篇
  2011年   269篇
  2010年   260篇
  2009年   276篇
  2008年   287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07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220篇
  2002年   190篇
  2001年   177篇
  2000年   123篇
  1999年   118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51篇
  1988年   5篇
  196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交通信息发布机构提供描述信息和规范信息给不同的出行者,描述信息接收者依据信息和经验更新路径行程时间认知,根据认知选择路径;规范信息接收者仅根据经验更新认知.规范信息遵从者选择推荐路径,非遵从者依据认知选择路径.两类信息遵从率都取决于信息准确度.依据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分析了模型性质,研究表明,模型不动点存在但是不一定唯一,不动点状态与信息混合使用情况有关.数值试验结果表明,模型不动点与随机用户均衡点不同,以恰当比例混合使用两类信息可提高交通流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山地城市建成环境对居民小汽车拥有的影响,探究不同坡度下居民地形感知对小汽车拥有影响的差异,采用贵阳市中心城区不同坡度下的小区居民调研数据,引入3个观测变量来评价居民的地形感知,将结构方程模型(SEM)计算出的潜变量适配值融入Logit模型中,构建包含潜变量和显变量的SEM-Logit模型来研究主客观建成环境与小汽车拥有的关系。结果表明:坡度对小汽车拥有产生积极影响,但不同坡度下的地形感知对小汽车拥有的影响有所不同。在地形条件相对较好的环境中,当小区坡度小于8%,居民对地形感知并不强烈,并认为从小区步行到公共交通站点的距离和时间花费在其承受范围内。因此,地形感知并未对小汽车拥有造成显著影响;在小区坡度为8%~15%时,地形感知对小汽车拥有产生显著负效应。生活在该小区类型的居民,尤其是收入相对偏低的居民,更喜欢选择电动自行车出行,削弱了小汽车拥有量;当小区坡度大于15%时,小区坡度与小汽车拥有量具有正相关性。该小区类型的道路坡度大,居民出行过程中通常会经历频繁的上下坡,造成出行时间花费长,继而形成强烈的地形感知。这严重降低了居民出行选择步行或骑行的可能性,转而提升了小汽车拥有的概率。同时,在SEM-Logit模型中也证明了除地形因素外,家庭年收入、到地铁站最近距离、土地利用混合度、目的地可达性、出行态度对小汽车拥有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一类包含了Camassa-Holm(CH)和Degasperis-Procesi(DP)方程的非线性浅水波方程.首先建立了这类方程在Sobolev空间中解的局部适定性,爆破性.其次,我们讨论了这类方程的无限传播速度:如果初始值u0(·)具有紧支集,那么方程以u0(·)为初值的局部解u(t,·)不再具有紧支集,并且它在存在区间内呈现指数衰减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6.
根据线性代数理论,证明了对于受空间任意力系作用的单个刚体的平衡问题,最多只有6个独立的平衡方,发未知力系汇交子一点时,或者未知力系为力偶系时,只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相似文献   
7.
筒式柴油打桩锤打桩过程动力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力学基本和柴油锤工作原理对柴油锤桩过程进行详细的动力学分析,探讨了在打桩过程中上活塞、下活塞及桩的运动规律,以及能量转换关系,并以实例进行了计算,更清楚地揭示了柴油锤的打桩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8.
3.4牵引动力学模型的分析与总结 通过上述机器牵引系统各部件的运动方程式(1.50)~式(1.56)的联立求解,可以分析机器的各种工作状态,计算出相应的动态性能指标.对机器系统来说,输入为发动机的循环供油量△g=△g(h,ωe),或者说是供油拉杆的位移h(PT的压力pe);干扰有工作负荷Fx(t)和影响行走机构滑转性能的诸因素,在取静态滑转曲线计算时,干扰仅为工作负荷Fx(t);系统输出为牵引力fk(t)、行走速度V以及在此基础上计算的牵引功率NT、牵引效率ηT、牵引比油耗gT、牵引小时油耗GT等.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非线性动力学理论在船舶横甩研究中的应用,总结了近年来横甩研究的主要方法和结论,最后指出了横甩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认为主、副连杆是两个独立运动的刚体,它们通过关节销连接起来.通过坐标转换关系,研究主副连杆机构平面运动规律,导出了主副活塞运动的速度、加速度以及主、副连杆不动、摆动的加速度、角加速度.基于刚体平面运动理论,对V型柴油机主副连杆机构进行动力学分新,给出了计算公式,便于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