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8篇
  免费   78篇
公路运输   214篇
综合类   274篇
水路运输   299篇
铁路运输   696篇
综合运输   6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62篇
  2014年   113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5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nline channel strategies adopted by Chinese manufacturers with regard to the Belt and Road.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and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costs on online channel mode selection and pricing strategies. The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Chinese manufacturer Stackelberg (MS) structure, vertical Nash (VN) structure, and foreign retailer Stackelberg (RS) structure. Furthermore, a game model is developed among the Chinese manufacturer, foreign retailer, and cross-border e-tail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among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Chinese manufacturers’ online channel mode sel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manufacturers’ preferences for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increases correspondingly with the decrease in their market position and bargaining power. Moreover, foreign retailers can obtain higher profits in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under the VN structure. However, the level of profit for foreign retailers depends on the intensity of their competition with cross-border e-tailers under the MS and RS structures. Finally, consumers 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can obtain a higher surplus in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under all of th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2.
无锡地铁1号线列车母线高压电路设计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城轨列车通过断电区对车辆控制和系统安全的风险控制要求,结合目前应用的几种典型列车高压母线电路特点,提出无锡地铁1号线列车高压母线电路设计优化方案,并对受流器的配置提出了新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3.
轨旁无线设备(TRE)是地铁信号系统车地无线通信的重要组成部分,TRE供电系统是确保车地无线通信连续的重要系统。从地铁供电系统、信号电源屏系统、TRE及其电缆布置方式三方面着手,采用常规分析法和故障树分析法,定性、定量地分析常规结构下TRE供电系统的可靠性,以论证其可靠性是否满足要求,并探寻其短板。  相似文献   
4.
温度变化时接触轨内部会产生巨大的温度应力,严重时甚至会危及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安全。结合目前应用较广泛的钢铝复合接触轨,基于有限单元法,采用三维软件SOLIDWORKS建模,并在有限元软件Ansys Workbench中对接触轨模型的温度应力进行了模拟分析。该模型考虑了卡爪、尼龙垫块及支座等构件的束缚影响,采用边界条件控制环境的温度变化,得到了接触轨内部温度应力场云图,并分析了此温度应力对绝缘支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接触轨系统中各构件的设计、优化、安装及检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济南市轨道交通R1线的工程概况及建设原则,详细阐述了R1线不间断电源(UPS)建设方案,着重论述了供电方式及UPS整合方案的比选。R1线一级负荷中的特别重要负荷不整合,采用UPS分散供电方式;将ISCS(综合监控)、ACS(门禁系统)、AFC(自动售检票)、OA(协同办公)与PIS(乘客信息系统)等专业的设备进行整合,共用1套UPS;BAS(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独立设置UPS,其设备与电源设置在ISCS设备机房。整合的负荷UPS采用双机并联冗余供电方式。计算了R1线采用UPS整合方案后的UPS容量及造价,以及机房建筑面积,计算结果显示,R1线UPS建设方案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优化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设计,梳理现行铁路电力、电力牵引供电工程主要采用的设计标准及文件,主要包括《铁路电力设计规范》(TB10008—2015)、《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16)、《高速铁路设计规范》(TB10621—2014)、《铁路技术管理规程》(TG/01—2014)等,结合工程实践及调研情况,本着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提高技术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对其中有关条文给出优化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接触网交流在线防冰与离线融冰原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牵引供电网络交流防冰与融冰回路的简化模型,依据该模型分析了接触网交流防冰与融冰的原理理论,比较研究了电阻器限流模式与电抗器限流模式的防冰与融冰方案,提出通过控制限流电阻器的阻值,促使整个防冰与融冰回路的阻抗发生变化,改变防冰与融冰电流的大小,产生焦耳热防止接触网覆冰或融化覆冰,实现在线防冰与离线融冰功能。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地铁牵引网短路电流中的震荡与超调现象对已有的牵引供电系统故障模型提出了挑战。通过分析地铁牵引网故障波形、短路试验波形和地铁列车试验记录,建立了包含地铁车辆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的仿真模型,获得了与短路试验和运行记录一致的仿真结果,揭示了震荡与超调的产生原因。  相似文献   
9.
双源制电力牵引调车机车的研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导思想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要求,文章就基于供电网受电式和蓄电池储电式的双电源制“电-电”混合动力调车机车的技术特点进行分析,与目前柴油机作为动力的调车机车相比,双源制电力牵引调车机车具有绿色、环保、节能的明显技术优势,符合国家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介绍接地变压器的原理、工作特点,以及接地变压器在轨道交通供电系统中的实际运用。从保护动作可靠性、系统运行方式调整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以及建设成本3个方面,对2种不同接线方式的接地变压器进行了分析比较。并从日常运行维护角度建议接地变压器采用独立的断路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