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6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5线制道岔电路模拟试验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三相交流电动转辙机道岔室内模拟试验新电路,它适用于客运专线及高速铁路正线S700K电动转辙机或ZYJ7电液转辙机5线制道岔电路的模拟试验,能够全面试验道岔室内动作和表示电路,克服了以往道岔电路试验不彻底的缺点。  相似文献   
2.
容弹实验装置的混合气配制及点火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定容燃烧弹主要模拟活塞在上止点附近内燃机的燃烧,其特点是能较方便地改变热力参数、湍流参数以及点火参数。设计了一种可变湍流参数定容燃烧弹实验装置,以用于预混燃烧的研究,详细介绍了该实验装置的混合气配制和主点火系统的设计原理、组成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3.
既有线经提速改造后,因标准提高,出现涵洞地段原有的覆土厚度不满足规范要求,列车通过时引起较大振动,必须采取相应的轨道减振措施。调研常用的轨道减振方法,结合既有宁启线200 km/h提速工程实例,运用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对不同减振方案下车辆、轨道、路基的动力学指标进行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不减振措施方案,不能满足时速200 km线路要求;减振方案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相关规定要求,能满足时速200 km线路要求。根据仿真计算结果,综合分析施工方便性、整治后的工后沉降以及综合经济性指标后,对200 km/h提速工程涵洞覆土厚度不足地段得出以下结论:0.65 m≤覆土厚度h≤1.2 m地段,采用弹性长轨枕方案,覆土厚度h0.65 m地段,采取线路纵断面调整措施将覆土厚度调整至0.65 m以上。  相似文献   
4.
水火弯板模拟方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简述了水火弯板模拟方法研究内容;以帆型板为例,介绍了两种复杂曲面成形必需局部收缩量的计算方法;应用数理统计和逐步回归原理,建立了最大收缩长度和影响参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模型的检验;提出了数学模型的实验修正方法和工艺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中压共轨式喷油系统的模拟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改进喷油器结构的基础上,在中压共轨喷油系统中实现了预喷。并建立了液力计算模型,模拟计算了中压共轨喷油器的喷油特性。进行了试验验证,证明了模拟计算的准确性,并得到了若干有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如何利用化学药剂与水反应生成气泡幕模拟舰船尾流。只有当模拟尾流的声强度和真实舰船尾流的声强度相同或者相近时才有可能成功对抗尾流自导鱼雷,而模拟尾流的声强度和单位体积气泡含量相关。本文从气泡幕单位体积气泡含量和气体含量以及所需化学药剂量三个方面对此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阐明分离式舵及差动舵角的定义,并以某型潜艇为例,分析了分离式舵对潜艇横倾的控制能力。并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基于分离式舵的潜艇自动舵仿真模拟软件,通过仿真模拟对分离式舵与普通十字舵在潜艇高速回转时对横倾的控制能力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文章针对风动道岔模拟试验中出现的问题,通过认真分析,先后就定、反表双吸和无法断表示两个问题提出了完善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9.
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模拟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道路拓宽工程中,新老路基之间的不协调变形是导致路基路面病害的根本原因,路基处治的核心是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控制。在路基拓宽室内试槽试验中,采用在路堤底部预填一定厚度的易溶性化肥,再注水溶解的方法来模拟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的形成,并重点研究新老路共同作用层设置和路基加筋的作用。结果表明,设置一定厚度的新老路共同作用层可以明显减小新老路基的工后差异沉降;土工格栅加筋可以显著降低地基顶面所受的土压力,从而减小新老路基不协调变形。  相似文献   
10.
轿车液压减振器阻力特性模拟计算及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陈耀钧 《汽车技术》1995,(10):7-13,17
通过对夏利轿车后减振器拉、压过程中节流阀的作用的分析,建立了该减振器工作过程的物理模型。经过模拟计算,向实测阻力特性曲线逼近,得到减振器内工作油工作参数变化曲线族,从而定量地揭示了各节流阀在形成阻力特性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