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3篇
  免费   148篇
公路运输   874篇
综合类   753篇
水路运输   1105篇
铁路运输   674篇
综合运输   3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31篇
  2019年   108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03篇
  2015年   127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75篇
  2012年   285篇
  2011年   266篇
  2010年   211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38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计算任意截面的自由扭转常数可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位移法有限元计算出的自由扭转常数比理论值偏大且网格剖分尺寸大小明显影响计算速度。本文从弹性理论圣维南自由扭转问题基本假设出发,针对悬臂梁模型采用基于位移的最小势能原理和基于应力的最小余能原理两种方法,推导势能泛函和余能泛函表达式,并求得泛函的极小值从而推导出相应的有限元方程,得到两种计算自由扭转常数公式。根据推导出的有限元方程,采用三角形单元编写程序进行两种截面的计算并与理论值对比。对比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计算自由扭转常数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相较于采用单一位移法计算其精度大幅提高,两种方法互相参考有利于解决计算结果偏大和计算量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需考虑结构-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其中场地土层的自由场反应分析是确定地震输入的关键问题。以往地下工程实例表明,在结构动力时程计算中,能否有效模拟无限地基边界对结构抗震分析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某地下综合体项目进行抗震评估,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自由场震动响应,克服工程中传统分析里不能模拟场地无限域的缺点。为地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提供可靠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重力式码头基床抛石中传统的重锤夯实及爆破夯实工艺效率较低、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大等问题,进行振动夯实的试验和研究。通过典型试验确定振夯基床厚度、夯锤转速、单点振夯时间等施工参数,并分析和检验振夯效果,验证了抛石基床振夯施工工艺的可行性。该工艺可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和夯实质量,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立冬  喻浩  王暖 《中国造船》2002,43(2):44-49
本文针对某型号测量船主要噪声振动源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减振降噪综合治理研究,其中主机采用低频大载荷隔振器的单层隔振、辅机采用浮筏隔振装置、机座采用局部阻尼处理等措施。由于该船采用了先进的浮筏技术及其他隔振措施,在提高船上测量系统读取数值精度的同时,大大改善了船上水声设备测绘工作环境和船员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该船的设备使用寿命和船员体力极限。本船自噪声在低航速时已淹没在海洋背景噪声之中。特别是该船减振降噪装置在系统的声学匹配设计方面取得了进展,经实船验证,效果良好,证明该设计方法可行,对减振降噪技术在各型舰船上的工程应用开发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撞击过程中船艏结构的典型损伤是外壳板和内加筋的褶皱,撕裂和弯曲。在以前的船舶结构的碰撞分析的简化方法或数值模拟中往往略去横向肋骨框架对船艏碰撞性能的影响。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横向肋骨框架在碰撞损坏过程中的作用,发现其对船艏结构的损伤形态、碰撞力及能量耗散有重要影响。因而是碰撞计算中不可忽略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遗传算法在船舶动力机械混合隔振系统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了混合隔振问题的实质就是综合被动隔振系统和主动控制系统的多目标联合优化设计.运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分析了应用混合隔振技术的双层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采用遗传算法对混合隔振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作了数值仿真.  相似文献   
7.
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应力响应及其激励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凯  吕振华 《汽车工程》1996,18(3):163-167
本文利用文献(5)建立的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离合器壳的动应力响应,并考察了动应力关于不平衡质量位置的灵敏度,对计算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船舶运输精矿粉发生的一些严重事故,全面分析了船舶运输含水量过大精矿粉所存在的危险性因素,并根据原因分析提出对此类船舶的安全监督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针对舰船中比较典型的静不定隔振系统,建立了柔性基础上安装4个隔振器的隔振系统物理模型。对隔振器采用杆梁模型建模,隔振上层设备采用刚体模型,导出了静不定隔振系统的动力控制方程。使用振动功率流方法对隔振系统进行了功率流分析,并利用Matlab进行编程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杆梁模型隔振器对上下两端的功率流的减少有明显效果,隔振器的内部共振特性对隔振系统振动功率流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主要设计参数进行了讨论,得出了具有工程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海上单桩风力发电平台简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在欧洲已经进行商业化运作的独立桩双段结构,桩基础采用带有过渡段的单桩。塔架上的风力发电机采用丹麦Vestas公司的V80风力发电机。参考DNV-OS-J101和API-RP-2A中的工作应力设计法,进行结构静力、桩基础的承载力,涡激振动、疲劳寿命,结构动力学等分析。静力分析分析极端环境下的组合工况;桩基础主要计算桩的轴向承载力和校核水平承载力,并采用有限元模型模拟桩土相互作用;涡激振动分析主要考虑不同风速下塔架的升力以及引起的横向振动;疲劳分析根据涡激振动分析的结果利用S-N曲线对基础寿命进行了评估;动力学分析求出了结构的固有频率,并进行了波浪力作用下的瞬态历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