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1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卫星罗经的基本概念,分析卫星罗经的组成原理及设计思路,说明了卫星罗经的系统结构和主要技术及其算法,给出了卫星罗经实现方法和主要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2.
陀螺罗经在提供船舶航向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结构复杂,传统教学只是停留在对平面图形的演示和说明,这成为了航海专业的学生学习陀螺罗经的瓶颈。本文利用虚拟现实(VRML)语言做出了阿玛-勃朗MK10型陀螺罗经三维互交式仿真,清晰展示了陀螺罗经的内外结构,可以使学生较好掌握其结构和原理。  相似文献   
3.
黄滨 《船电技术》2006,26(2):56-59
陀螺稳定平台控制系统是控制平台框架系统快速跟踪陀螺仪的高精度随动系统,是保证平台正常工作和精度的重要系统。用传统的PID调节器可以满足工作在系统线性区的要求。由于放大器、电机等存在饱和特性,因而在系统启动和随大的干扰产生大偏角时,系统将进入非线性区,PID调节器将难以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滑模变结构控制器对非线性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对系统启动初始偏角没有限制要求,本文将应用变结构控制的方法对平台的控制系统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祝雪芬  陈熙源  杨帆 《船舶工程》2020,42(10):97-100
本电控罗经采用数字伺服控制方案来取代传统的模拟伺服控制方案,将微处理机引入控制系统,可以克服系统调试困难的缺点,具有实现复杂计算和现代化控制算法的能力。设计了基于PID控制的静基座和摇摆基座下电控罗经的控制算法,运用Simulink进行建模和仿真,并通过实际转台测试实验得出,所设计的数字伺服控制电控罗经在摇摆实验环境下,稳定时间为1.8h,罗经的稳态误差为0.5 °,满足设计预期指标和国际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虚拟仪器技术的特点和某型罗经工作原理,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某型罗经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能够通过外加激励、信号检测、功能检测等方式实现该型罗经的各个主要功能的测试,方便了实际装备的维修保障,可对装备内场调试的全过程进行监控。  相似文献   
6.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电罗经匀转向航向误差修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小舰船匀转向情况下电罗经的航向误差,提高电罗经指向精度,在分析某型罗经实测数据基础上,利用最小二乘法建立其误差模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了估计。实践表明,该方法用于电罗经航向误差补偿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就舰体摇摆运动对雷达的影响,介绍了解决问题的途径。比较了两轴稳定和四轴稳定以及两轴稳定中前馈技术和后馈技术的优缺点,分析了两轴稳定中前馈稳定的基本原理。介绍了平台罗经和捷联垂直参考基准两种舰体摇摆信息源。分别讨论了平台罗经和捷联垂直参考基准提供摇摆数据时前馈稳定的实现方法。在舰体摇摆信息源无速度量输出时给出了利用摇摆位置量解算摇摆速度量的公式。为解决数据传输延迟造成的数据误差,提出了一种数据外推平滑方法。上述原理和计算公式均经过工程实际应用检验,对解决同类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在陀螺罗经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阐述数字技术在现代船用陀螺罗经的应用,数字陀螺罗经的主要特点,数字陀螺罗经对船舶导航的主要优越性,使用数字陀螺罗经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陀螺壳体旋转法监控技术有助于提高平台罗经系统精度、减少陀螺漂移与加速度计误差。本文首先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应用背景;详细阐述了系统结构特性、基本工作原理、机械编排与稳定回路,以及实现方法;本文深入研究了旋转平台转速的选取方法并分析了系统误差;最后计算了典型情况下旋转壳体的转速。结果表明:采用陀螺壳体旋转法监控技术可以有效地调制陀螺漂移、从理论上可提高陀螺仪精度二至三个数量级,从而使平台罗经系统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介绍在某舰艇系泊试验中,电罗经与某设备接口的调试情况。说明当航向接收方的误差较大时,如何进行故障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