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46篇
综合类   24篇
水路运输   20篇
铁路运输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刚性悬挂移动式接触网施工技术浅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施工的角度介绍了刚性悬挂移动式接触网的结构组成、移动原理、施工技术、施工制点,研究了施工测量、安装计算、导线架设、悬挂调整等环节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描述了移动式接触网系统在电气化铁道特殊场所的运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通过介绍人机工程在移动电站设计中的应用,在移动电站引入人机工程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军用电站检测监控系统研制的必要性,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并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相似文献   
4.
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施工中的裂缝成因分析与修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施工过程中箱梁悬臂端底板出现纵向裂缝的现象,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采用光纤传感技术对悬臂端底板受力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将监测结果与拆模后的观测情形对比,证明此种监测方法能有效反映混凝土箱梁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响应.通过理论分析找出了底板裂缝成因,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整个施工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得出不考虑混凝土箱梁与外模板之间摩擦作用时箱梁结构的应力、位移值,与实际观测结果比较吻合.最后,采用BICS工法对梁体裂缝进行了修补.  相似文献   
5.
结合在深圳、温州等地区的规划经验 ,总结提炼出在移动通信规划中负荷预测的方法 ,并在城市道路、管网规划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对城市建设中移动通信产业的管理及规范发展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以10 kV高压发电机组为电源,通过总体结构、降噪设计,构成可以移动的10 kV高压发电站,直接面向市电10 kV配电线路,配备完善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使发电车既可单独运行也可与市电并网运行,确保供电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中心站用移动接触网时6.5m线间距可行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介绍目前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常规设计模式和集装箱装卸机械,分析了当装卸线采用移动接触网时影响线间距的主要因素,同时给定了线间距为6.5 m时集装箱装卸机械横向操控最大允许误差并对运营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枢纽下游河床冲刷深度估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沙量守恒原理,从宏观上建立了清水冲刷深度估算公式。公式涉及到床沙可悬百分数;推移质单宽率输沙量及其变化过程;冲刷过程中水流条件的变化;粗化层厚度及其级配等疑难问题。通过水槽试验和理论分析给出了这些问题的计算关系式,获得了冲刷深度估算方法。经试验资料检验,精度良好。  相似文献   
9.
针对既有大净高跨线桥拆除时存在的效率低、能耗高、安全性差和污染重等问题,以武汉四环线跨青郑高速K7+700高架桥[(16+2×22+16)m钢筋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梁下净高9.8m]为背景,提出车载移动支撑式分段提吊下放快速移除方法,并进行了施工设备的研制。研制的设备主要由移动运输机构、提吊支架和提吊下放机构组成。首先在路外场地将提吊支架拼装在移动运输机构上,形成车载移动支撑;然后移动运输机构自动驾驶至待拆梁体两侧,与提吊下放机构拼接,完成设备组拼;随后预提吊梁段,将其自重转移至该设备;最后依次切割梁体、分段提吊下放、移运,实现快速拆除。实践表明,在桥下既有高速半封闭条件下,该方法可实现大净高跨线桥安全快速拆除,缩短工期,降低能耗和污染,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移动模架造桥机在多跨原位现浇工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移动模架造桥机施工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 ,结合京沪高速铁路中桥梁线路所占比例大的情况 ,提出了二跨或三跨现浇移动模架造桥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