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93篇
  免费   1273篇
公路运输   6405篇
综合类   4418篇
水路运输   3938篇
铁路运输   3151篇
综合运输   454篇
  2024年   108篇
  2023年   159篇
  2022年   263篇
  2021年   531篇
  2020年   565篇
  2019年   386篇
  2018年   241篇
  2017年   284篇
  2016年   304篇
  2015年   520篇
  2014年   1337篇
  2013年   1106篇
  2012年   1770篇
  2011年   1741篇
  2010年   1244篇
  2009年   1118篇
  2008年   1162篇
  2007年   1549篇
  2006年   1453篇
  2005年   839篇
  2004年   493篇
  2003年   317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89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科学、安全、有效地管理铁路生产的各技术环节,国铁集团、集团公司与各站段出台了涉及行车组织、客运组织、货运组织和铁路技术设备的运用、管理、维修等方面的技术规章,它是铁路运营和维护安全生产的基本保障。技术规章管理系统作为技术规章管理的信息化平台,是技术规章高效管理和高效运用的关键,是铁路基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情况和其他行业规章、文件管理系统后,依据集团公司实际工作需要,对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平台方案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更加方便、快捷、功能齐全且整体上相互协调的技术规章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方案,作为指导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系统建设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陕西省引汉济渭工程岭北TBM施工段为依托,为解决TBM在狭小空间内较大部件更换维修困难难题,开展大直径TBM刀盘边块在狭小空间内更换技术研究。通过大量研究,创新性提出新刀盘边块更换方法——基坑法,即通过专用设备配合TBM固有性能,在无扩大洞室工况下完成刀盘边块更换。经岭北TBM刀盘边块更换实例证明,此方法操作简单、适用性高,尤其在狭小空间内更具有优越性,且能节省大量维修时间,有效提高施工工效,可为同类TBM施工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The helical pile has been used to resist the tension for a long time. However, the prediction of the uplift capacity of helical piles including the influence of installation is still a challenge in design. Based on the change in stress according to Mohr-Coulomb failure criterion, a simple theoretical method has been developed, which can calculate the uplift capacity of shallow pre-embedded circular plate anchors and the uplift capacity of helical piles installed by torque and compression. In order to analyse the influence of installation process of a single-plate helical pile on its uplift capacity and verify the theoretical model, a series of model tests have been conducted in dense saturated sand. The single-plate helical piles with different out diameters of helixes have been installed with different installation speeds, and then, the single-plate helical piles have been moved up monotonically. 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installation speed and the size of the out diameter of the helix have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uplift capacity of the helical piles, and the results of the theoretical method have a good fit with the test results. Using this simple theoretical method, the designer can easily predict the uplift capacities of helical piles, which includes the influence of installation.  相似文献   
4.
张凯 《铁道建筑技术》2020,(4):90-93,128
新机场高速公路地下综合管廊大部分结构距在建新机场高速公路桥梁较近,基坑开挖过程易导致高速公路桥梁承台及桩侧土体外露,进而导致桥梁基础产生水平变位、不均匀沉降等现象,对高速公路后期运营产生极大的安全隐患。通过3组试验确定最优注浆参数,在管廊基坑开挖过程中对既有高速桥梁基础附近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效果良好;通过对开挖过程中基坑、桥梁基础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对管廊基坑邻近桥梁基础开挖防护施工技术进行总结,为以后同类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需考虑结构-地基的动力相互作用,其中场地土层的自由场反应分析是确定地震输入的关键问题。以往地下工程实例表明,在结构动力时程计算中,能否有效模拟无限地基边界对结构抗震分析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某地下综合体项目进行抗震评估,采用黏弹性人工边界模拟自由场震动响应,克服工程中传统分析里不能模拟场地无限域的缺点。为地下结构的动力时程分析提供可靠数值依据。  相似文献   
6.
神瓦(神木—瓦塘)铁路冯家川车站大桥为重载铁路四线桥,主桥采用4线(65+100+65)m连续梁,最大墩高85 m.桥上线间距大,上下部结构横向尺寸较大,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BSAS,MIDAS/FEA对结构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在主梁梁高相同的情况下,采用单箱三室截面能更好地减小主应力,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增加腹板厚度对主应力的改善有限;多线桥桥墩横向尺寸较大,空心截面设置纵肋板能很好地提高高墩的局部稳定性;主梁及桥墩各项计算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7.
从商用汽车电堆散热系统设计要求的实际角度出发设计系统原理图,从而进行计算匹配及选型零部件,对所选零部件进行仿真校核是否满足最初的设计要求,保证商用汽车电堆散热系统的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8.
孙浩林 《铁道建筑技术》2020,(3):109-111,141
我国正处于城市建设的大力发展时期,在城市建设进程中,通过推进城市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将为城市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光谷广场地下综合体在建设过程中,针对大型综合深基坑支护稳定、地表建筑物结构安全、既有枢纽交通不中断、复杂地下管线迁改、市区施工环保达标等问题,提出并应用了基坑开挖可视化交底、围护桩干法灌注、多层深基坑不平衡支护、围护结构爆破拆除等多项关键技术,显著减少了大型基坑工程开挖对周边建筑物的影响及对周边交通的影响(不中断交通),实现了各类管线的顺利迁改,为以后城市地下交通枢纽综合体设计及施工积累了丰富经验,为今后城市地下立体多元化交通建设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提供了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铁路建设的发展,福建省境内货车保有量大幅度增长,货车检修任务量增加迅速。樟林编组站位于福州枢纽,具备良好的扣车条件,在此新建1处货车车辆段将解决整个福建省货车的定期检修工作,而且能保障列车的运行安全,节约运输成本以及货车周转时间。福州东车辆段出入段线下穿既有温福铁路,有利于行车组织、运营安全。总图因地制宜全创新提出存车线(预检预修)与修车库贯通布置方案。充分梳理预检预修与架落车工艺,提出独立设置预检预修设施。论述抛丸除锈设备独立设置、转向架单臂悬挂检修流水线等修车库与联合车库创新设计,福州东(樟林)车辆段设计实现了创新理念和工程实际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0.
The design problem of a two-bag air suspension system for heavy-duty vehicles is formulated as a two-level (suspension system level and component level) optimization problem. At the suspension system level, optimal stiffness matrix of leaf spring, characteristics of damper and upper rod layout are determined by solving a multi-objectiv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response surface. At the component level, shape and thickness of the leaf spring are formed using cubic-spline curves to make the stiffness matrix as close to the target values cascaded from suspension system level as possible. Simulations using a vehicle model described by multi-body model and FEM of the novel leaf spring validate the suspension system thus deriv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