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9篇
  免费   11篇
公路运输   67篇
综合类   77篇
水路运输   513篇
铁路运输   4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彭  张超  张宇 《中国修船》2020,(1):43-46
文章运用公式将P4119螺旋桨二维坐标型值转换成三维坐标型值,导入Gambit2. 4软件建立几何模型。基于STAR-CCM+软件对该桨进行网格划分,设置边界条件和数值,仿真模拟不同进速系数下的转矩系数、推力系数、敞水效率和桨叶表面压力分布。经与试验值比较,误差均在10%以内,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半约束模型试验技术,对一条高速船在规则波中随浪和斜浪工况进行了流体动力系列试验,以探讨航运的安全性,验证作用于船体上波浪力的估算方法。对每次试验,以波动方程的形式采用数值估算方法确定环绕船模的波浪运动的时间历程。并用同样的方法从测量数据中提取垂荡和纵摇与模型测量运动,一阶波导纵荡、横荡作用力和首摇力矩。因此合理比较理论计算的波浪力与力矩的时间历程成为可能。这表明SSPA海事动力学的研究所(MDL)模型试验设施可以提供高质量的测量,与所述计算方法结合起来可用来验证理论计算和建立半经验方法。  相似文献   
3.
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振动应力响应及其激励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云凯  吕振华 《汽车工程》1996,18(3):163-167
本文利用文献(5)建立的汽车动力总成弯曲有限元分析模型,计算分析离合器壳的动应力响应,并考察了动应力关于不平衡质量位置的灵敏度,对计算分析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4.
船用直翼推进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了船用直翼推进器的基本原理,分析了桨叶摆动曲线对水动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改善其推进性能的方法,最后将直翼推进器与螺旋桨推进器的优缺点进行了定性比较。  相似文献   
5.
欧礼坚 《中国修船》2007,20(5):22-23,28
常规螺旋桨应用削边技术进行船—机—桨的匹配已经十分成熟和广泛。但关于导管螺旋桨应用削边技术进行旧船的船—机—桨的重新匹配的实践较少。文章应用螺旋桨削边技术对导管螺旋桨进行削边,并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6.
舰船全电力推进系统模拟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舰船全电力推进系统的优点、典型国外电力推进系统和我校建 船舰电力推进模拟研究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重点研究了螺旋奖负载模拟装置的硬件组成、相关的计算及控制方法。在此基础上,对采用电力推进舰船的运动进行了半物理仿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常温下长期受到恒载荷作用下的某舰螺旋桨尾轴进行了常温蠕变分析,并对变形后的螺旋桨尾轴进行了动力分析。选择合适的蠕变模型,采用有限元法,计算出20年后尾轴的挠曲线,并对无变形的螺旋桨尾轴和蠕变变形后的螺旋桨尾轴进行模态分析,进行比较。最后计算出变形后尾轴所产生的激励和响应。经过分析计算可知,蠕变已经使尾轴性能有了实质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8.
舰船回转过程中内、外侧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的新现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许多教科书中,螺旋桨推进双桨船在回转过程中内、外螺旋桨负荷变化规律均有如下叙述:回转过程中内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外侧螺旋桨负荷.这个结论也被某些实船试验结果所证实.但新近完成的某双桨船的回转试验的多个实测结果表明:外侧螺旋桨负荷远大于内侧螺旋桨负荷.在上世纪90年代国内有人已发现过这一新现象,但当时无人记录和分析以进行研究.本文报告和分析了这一新现象.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以往教科书和某些实船试航回转过程中内、外桨负荷变化规律;然后介绍了某新船回转试验的实测结果,论述了实测结果的可信性.本文着重探讨了导致这一新现象的主要原因,如船体形状、船的运动、内外螺旋桨的运动、桨与船的相互作用和桨与桨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采用螺旋桨削边技术解决增压器喘振的探讨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增压器喘振现象是船舶的常见故障,导致增压器喘振的原因很复杂。由于船-机-桨的不匹配而导致增压器喘振可以采用螺旋桨削边技术使船-机-桨重新匹配,从而解决增压器喘振现象。  相似文献   
10.
In this study,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SFT)-mooring-train coupled dynamics is solved in the time domain to investigate their dynamic and hydro-elastic interactions under wave and earthquake excitations. The SFT is modeled by the rod-FE (finite element) theory, and it is connected to mooring lines through dummy-connection-mass and linear and rotational springs. A 3D rigid-multi-body dynamic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rain dynamics that consists of seven rigid bodies. The tunnel-train interaction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based on the wheel-rail correspondence assumption and the simplified Kalker linear creep theory. The developed computer simulation program is validated through comparisons with commercial programs and published results when possible. In the case of earthquake-induced dynamics of the coupled system, the effects of soil conditions, tunnel length, mooring interval, seismic-wave propagation, and seaquake are investigated. The magnitudes of the SFT downward motions induced by the moving train are small compared with the motions induced by earthquakes. The earthquake causes transient SFT responses especially at their lowest wet natural frequencies while high-frequency motions are induced by seaquake effect. Structural damping and seismic propagation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dynamic responses. The interaction of the tunnel and moving train is also evaluated for various train speeds in terms of the derailment and offload factors and riding-comfort criterion. For the given SFT and train designs, the offload factor and riding-comfort criterion can slightly exceed their limits at certain earthquake conditions with the speed as high as 70 m/s, which can be adjusted by reducing train spe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