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32篇
综合类   61篇
水路运输   19篇
铁路运输   10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构造相容分布与非负上鞅的方法研究了m阶马氏信源相对熵密度的强极限定理,由此得出若干马氏信源、无记忆信源的随机Shannon-Mcmillan定理.并将已有的马氏信源的结果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2.
利用 Manásevich-Mawhin 连续定理研究一类二阶 p-Laplacian 方程(p(x'))'= f(t,x,x')- e(t)周期解的存在与唯一性,在非线性项 f = g + h 分别满足一定增长性的条件下,得到了一个新的周期解存在唯一性定理。  相似文献   
3.
影响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的因素主要有:斜坡坡度、路堤填土高度、路堤顶面宽度、路堤边坡坡度等。运用极限分析上限法对斜坡地基上不同斜坡坡度、不同填土高度、不同路堤宽度以及不同路堤边坡坡度的填方路堤极限承载力进行计算,得出了各个因素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堤填筑高度和顶面宽度对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斜坡坡度的影响,而路堤边坡坡度对其影响并不显著。建议综合考虑斜坡坡度、填土高度、路堤宽度、路堤边坡坡度、极限承载力等各种因素来指导斜坡地基上填方路堤的设计与施工,以确保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畅通。  相似文献   
4.
薄壁箱梁内力影响面的实用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功的互等定理,利用四节点壳体单元刚度矩阵的物理特性以及结构内力(应力)影响面的概念,推导出薄壁箱梁结构指定截面内力(应力)影响面的实用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极大地节约计算工作量,在实际箱梁结构设计计算中,特别是大型复杂宽体箱梁结构的三维设计计算中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且该方法实现了板壳结构内力影响面计算的可视化,解决了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不能进行结构内力影响面计算与图形输出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对于第二积分中值定理中的“中间点”的渐进性问题,将区间的端点推广到区间中的任意点,给出并证明了更一般的结论,改进和推广了现有的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6.
关于线性正算子收敛性方面的Korovkin定理是函数逼近论的著名定理,推广了一种连续函数和周期连续函数一致收敛的Korovkin定理,得到了更便于验证的判别条件。  相似文献   
7.
将发货人满意度和港口兼容性引入发货人效用函数,放宽传统Hotelling竞争模型中港口定位必须局限于发货人分布空间的假设,通过拓展线性Hotelling模型来研究发货人满意度和港口兼容性与港口选址、收费的关系。研究表明:发货人满意度在港口市场竞争中具有关键作用;同时,发货人满意度相对较强的港口并不一定具有市场竞争优势,市场竞争形成市场份额的最终格局取决于发货人满意度的相对强弱程度。  相似文献   
8.
讨论软开关变流器的稳态分析.由于分别由软开关变流器的Lr-Cr单元和大的L-C滤波器单元决定的快、慢固有频率的共存,通过启动瞬态仿真程序寻找软开关变流器的稳态解可能会造成繁琐的计算和收敛失败.由于采用了基于暂态分析的换相检测技术和基于补偿原理的换相分析技术,文章所提出的数值法显示了高可靠性和快速收敛性.对两个直流变换器、一台逆变器和一台功率因数补偿装置作的稳态分析,突出显示了仿真算法的良好性能.  相似文献   
9.
研究对刚架拱桥拱片内力的影响因素之一的拱脚支承条件,采用位移法原理计算不同支承条件拱片内力,比较不同条件下的结果,得到各因素对拱片内力的影响结论。  相似文献   
10.
The objective of this paper is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estimation model of the internal flow field of a torque converter. Compared with performance experiment results, the converter based on the one-dimensional model does not satisfy the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demanded in practice. Therefore, we need to develop more predictabl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estimation models. In order to obtain shape information on three-dimensional blade geometry, a process of reverse engineering conducts a torque converter assembly, impeller, turbine and stator. In addition, a CFD simulation including mesh generation and post-processing was carried out to extract equivalent parameters from the internal flow field. The internal flow field can be explained by analyz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 performance estimation model and CFD analysis. The equivalent performance model adopts the variation of energy loss coefficients for a given operating condition 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of a changing energy loss coefficient by the least mean squares method. The estimated equivalent model improves the agreement in performance between experiments and the theoretical model. This model can reduce the error to within about 3 percent. Furthermore, this procedure for predicted performance achieves eminence in the estimation of the capacity fac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