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4篇
  免费   212篇
公路运输   626篇
综合类   504篇
水路运输   949篇
铁路运输   390篇
综合运输   3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03篇
  2016年   73篇
  2015年   112篇
  2014年   204篇
  2013年   155篇
  2012年   170篇
  2011年   216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190篇
  2006年   117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ontrary to most signal decomposition methods that usually decompose an original signal into a series of components simultaneously, a novel approach based on repeated extraction of Maximum Energy Component (MEC) is proposed. The approach starts from determination of the MEC referring to the estimated Power Spectral Density (PSD) function, and then represents the MEC by employing an exponential function to fit the original signal. By defining a stopping criterion based on two adjacent estimated PSDs, each MEC can be accurately extracted with an improved performance throughout the entire signal decomposition. To verify the proposed method, a single degree-of-freedom system subject to harmonic loads has been examined. Numeric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alytical response can not only be decomposed into four MECs corresponding to the excitation and the system, respectively, but also provide an accurate estimation of natural frequency and damping ratio of the system. Meanwhile, by observing results from th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EMD), 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 (VMD) and Prony based on state-space model (Prony-SS), an improved decomposition accuracy has been achieved from the proposed approach. Furthermore, experimental data from the Norwegian Deepwater Programme and two sets of field-test data from one fixed offshore platform and an offshore wind turbine have been used to demonstrate the correctness of the developed signal decomposition method. It is noted that divergence in results by Prony-SS can be observed when a very large model order is used, while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the better decomposi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signals.  相似文献   
2.
我国盾构隧道广泛使用凝结时间较长的单液浆,但由于注入后不能及时凝结常常引发管片上浮、浆液流失等工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定时浆”的概念。通过在单液硬性浆中添加氯化铝溶液与水玻璃,基于浆液的胶结时间、流动度、28 d强度等指标研究了“定时浆”的配方。结果表明: 1)通过先加入氯化铝溶液再加入水玻璃的方法,可以实现浆液“定时”凝结; 2)在硬性浆中掺加0.50%~0.75%的氯化铝溶液、1.00%~1.25%的水玻璃,可以达到良好的定时效果; 3)通过简单的注浆设备改造可以形成“双液单注”的定时注浆工艺。  相似文献   
3.
疲劳破坏是船体结构的主要破坏形式之一。改进结构节点的设计和施工工艺,可保证船体结构中受交变载荷作用的构件有足够的疲劳寿命。钨极氩弧(Tungsten Inert Gas, TIG)重熔是改善结构节点焊后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与目前船上常用的几种改善疲劳强度的方法进行分析对比,对TIG重熔工艺的重要性进行充分论证,获得实施TIG重熔工艺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要点。TIG重熔工艺不仅改善结构节点疲劳强度,而且为建造具有较长疲劳寿命的大型船舶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产生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4.
HDPE管段的沉放工艺直接影响管段水下对接的效率以及成功率,是HDPE管段水下安装工程中的重要环节。针对大直径超长HDPE管段的灌水沉放工艺进行系统研究,将理论分析与现场试验相结合,首次提出采用气囊配合"牺牲绳"控制管段灌水沉放的方法,并得出确定气囊数量的方法与原则,进而提出满足变水深条件下的大直径超长HDPE管的灌水沉放工艺。该工艺已成功应用于沙特吉赞JIGCC取排水工程大直径超长HDPE管段安装工程中,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减振降噪技术的应用设计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高立冬  喻浩  王暖 《中国造船》2002,43(2):44-49
本文针对某型号测量船主要噪声振动源采取相应技术措施进行减振降噪综合治理研究,其中主机采用低频大载荷隔振器的单层隔振、辅机采用浮筏隔振装置、机座采用局部阻尼处理等措施。由于该船采用了先进的浮筏技术及其他隔振措施,在提高船上测量系统读取数值精度的同时,大大改善了船上水声设备测绘工作环境和船员的生活环境,提高了该船的设备使用寿命和船员体力极限。本船自噪声在低航速时已淹没在海洋背景噪声之中。特别是该船减振降噪装置在系统的声学匹配设计方面取得了进展,经实船验证,效果良好,证明该设计方法可行,对减振降噪技术在各型舰船上的工程应用开发研究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The paper briefly outlines current design philosophies for floating bridg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aspects that are deemed to be of interest in the context of very large floating structures. Since the design of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s is done by people in the same milieu and deals with many of the same problems as in the design of floating bridges, while being in some respects more critical, some of the design philosophy of that subject is also included. The design philosophy and methodology for floating and submerged tunnel bridges draws heavily on Norwegian experiences in two large fields: offshore structures and conventional bridges.  相似文献   
7.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北京城市铁路地面线轨道建设采用一次铺设无缝线路及钢弹簧浮置板隔震道床两项新技术的必要性、可行性 ,并简要地介绍了这两项新技术的施工工艺及其实施效果 ,其取得的成功应用经验可供今后我国城市铁路轨道建设借鉴。  相似文献   
8.
钢箱筒基础结构是由桶形基础发展而来,桶形基础取代桩基作为海上采油平台基础在国内外获得成功应用。结合钢箱筒结构取代抛石基床作为码头和防波堤基础首次在工程中成功应用的实践,论述了钢箱筒结构特点和作用机理。钢箱筒结构具有加工制作快捷、浮运稳定、就位下沉简便、下沉上浮方便可兼作施工平台、后期沉降稳定等特点,拥有节约成本、缩短工期、保证质量等优势。钢箱筒结构在水运工程中尤其是渤海湾淤泥质海岸作为码头和防波堤结构基础拥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富喜  王国治 《船舶》2005,(4):50-55
基于船舶水泵机组隔振浮筏这种多挠动源的系统,探讨了浮筏装置所具有的特性以及隔振设计技术.利用有限元法数值模拟了隔振系统忽略和计及管系下的两种模型,综合分析了空间管系对浮筏隔振系统隔振性能的影响,并就管路和机组间刚性连接和多种弹性连接下系统隔振性能作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空间管系减弱了系统的隔振性能,在动力设备和管路间使用挠性接管等弹性连接可大大减小管系的影响.文中探讨了水泵机组的隔振设计技术以及为了提高隔振性能而应注意的若干方面.  相似文献   
10.
厦门港口配置的浮吊技术性能己严重滞后,跟不上港口发展的态势。进行了厦门港码头上门式起重机的参数分析,载重货轮的技术分析、业务工作量的分析,对厦门港大型浮吊的选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