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6篇
  免费   26篇
公路运输   729篇
综合类   290篇
水路运输   330篇
铁路运输   91篇
综合运输   192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49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87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在TAM中引入感知亲社会变量,通过实证研究,量化分析了态度和低碳相关的五个因素对于通勤者出行行为意向的影响及其内在关系。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功能因素、低碳意识、低碳习惯均通过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亲社会性显著影响通勤者出行行为意向,其中的两个方面占据主导作用,分别是功能因素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出行行为意向的影响以及低碳意识通过感知亲社会性对出行行为意向的影响;情感因素仅通过感知有用性显著影响行为意向;象征因素仅通过感知亲社会性显著影响行为意向。结论可为交通管理部门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措施,引导居民低碳出行,缓解城市交通问题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4.
雪生 《交通与运输》2007,23(4):60-61
按照世界汽车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我国已经迈入了私车消费时代的门槛,买车正逐渐进入了许多家庭的议事日程。汽车不同于一般的日用消费品,买一辆车往往要花掉家庭的多年积蓄,因此不可掉以轻心。买车前应该先问自己3个问题,理智地作出购车决策,以免花费不必要的冤枉钱。  相似文献   
5.
我们行将跨人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全新时代,即知识经济时代。在这个时代,知识的产生、学习、创新将成为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依靠知识、信息和科技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一切财富都将以知识为基础。传统的以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为特征的工业经济形态将逐渐丧失其主导地位,而代之以高科技为主体,特别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柱的新的经济形态,并且它将对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谷雨 《机电设备》2005,22(3):i014-i016
时间倒回二十年,如果有人预言二十一世纪将是数字化世界,恐怕会被人认为是痴人说梦,但科技进步是如此迅速,不知不觉中我们已踏入了数字化世界,进入了数字化时代。所有的一切都因为数字而悄悄改变,在制造业领域也同样如此,数字化制造已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即ERP)在中国的起源和发展的3个阶段,阐述了中国企业实施ERP的紧迫性和ERP的强大功能,分析了中国企业已具备的普及应用ERP的条件,得出结论的中国ERP普及时代已经到来。  相似文献   
8.
《人民公交》2023,(11):36-37
在当前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各国纷纷加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绿色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议题。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要求企业和组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兼顾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绿色信用评价体系的建设是促进绿色发展、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的关键环节。一个健全的绿色信用体系,有助于提高社会治理的效率,促进公平竞争,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稳定社会秩序。  相似文献   
9.
10.
城市轨道交通低碳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尽管城市轨道交通是所有交通方式中最绿色环保的,但其能耗和碳排放总量仍十分巨大,如何利用低碳技术来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重要课题。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经验和数据,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设计、制造和运营过程的各个环节,提出相应的降耗和减排措施,阐明低碳技术在轨道交通领域的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