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6篇
  免费   43篇
公路运输   238篇
综合类   133篇
水路运输   80篇
铁路运输   310篇
综合运输   58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51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9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新高铁浩门至大梁区间所处地区海拔高,气温低,冻结期长,属于深季节性冻土区。为解决该区间路基冻害问题,依据当地气候条件,运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低路堤、零断面换填路基及不同深度处铺设保温材料的路基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路基冻结深度的变化规律和最大冻结深度,为高寒区高速铁路路基冻害防治措施设计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由于兰新高铁浩门至大梁区间海拔高、冬季冻结时间长、气温低等原因,导致路基冻结深度大;(2)零断面换填路基实测地温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基本相符,所选计算模型、参数等可以为其他相同条件断面数值模拟分析采用;(3)铺设保温板路基温度场较未铺设保温板的0℃线上移,冻结深度增加速率变小,最大冻结深度明显减小,路基保温效果较好;(4)由于路基边坡、基床以下部位土层性质、厚度、热物理参数等影响,低路堤最大冻结深度比零断面换填路基大。  相似文献   
2.
藏北高原冻土工程地质特性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高原冻土的成因、特性,探讨其对公路路基、路面及结构物的影响,提出判别及处治措施。指导高原地区公路的勘察设计。  相似文献   
3.
邵天骏 《航海》1993,(5):39-39
海上石油勘探、开发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需要有一整套装备齐全的开采、储存和运输工具,因而对海洋石油油田设施的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4.
通过青藏铁路涵洞试验工程的修筑和地温、变形、气温等相关项目的测试,经过对一个冻融循环观测数据以及针对试验工程中出现相关问题的综合分析,基本掌握了涵洞工程冻土问题的关键所在,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和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科海拾贝     
《航海》1996,(2):46-47
由上海沪东造船厂制造的MANB&W6L35MC型船用低速柴油机,作为目前国际上新一代产品,日前在沪通过了技术鉴定。 该机是一种二冲程、单作用、十字头、直流扫气、恒压式涡轮增压并可逆转的机型,最大连续输出功率2760千瓦,转速164转/分。该机有6个气缸,缸径350毫米,活塞冲程1050毫米,优化  相似文献   
6.
7.
介绍青藏铁路高原冻土路堑边坡的一种新型挡护结构--L形悬臂式拼装挡土墙的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综合勘探与综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吴长利 《铁道勘察》2006,32(3):51-53
在铁路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中,采用综合勘察方法,达到提高勘探质量和勘探效果的目标,关键就是要综合分析。综合分析需要贯穿整个勘测的全过程,才能充分显示综合勘探的合理性、优越性,达到高质量与高效率。以徐州地区茅夹线铁路开展综合勘探与综合分析的实践,说明综合分析与综合勘探效果的关系,强调了综合分析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年冻土区灌注桩混凝土水化热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寒区冻土层灌注桩混凝土施工中,水化热保证了混凝土受冻前的温度,又导致周边冻土层地温上升。因此,合理控制桩身混凝土温度十分重要。结合青藏铁路格拉段五道粱中桥所采用的钻孔灌注桩基础,对其进行了混凝土水泥水化热计算,并介绍了冻土地层与灌注桩混凝土的相互作用,对施工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