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8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6篇
铁路运输   7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车载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发展,根据吸收式制冷的驱动热源不同,将其分为发动机排气余热驱动、发动机冷却水驱动以及综合利用排气废热与冷却水余热的吸收式制冷,并总结了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车用空调的发展历程自1928年通用汽车公司成功研制R-12制冷剂以来,汽车空调就开始不断地发展。1940年美国帕卡德(Packard)汽车公司第一次设计了车载制冷系统使车内空气凉爽,不过当时只是把房间空调器搬到汽车上。到50年代又发展成冷暖合一的空调系统。随着六七十年代汽车工业的大发展和计算机工业的兴  相似文献   
2.
以重型卡车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一种利用发动机冷却水和尾气余热相结合作为驱动热源,采用冷却水箱顶置式布置的溴化锂吸收式空调系统,既可满足卡车各种工况下所需的供热量,有利于实现零油耗制冷,又很好的解决了吸收式制冷系统体积大不易安装的问题。汽车的总能耗由怠速、轴功、电气设备的驱动等部分共同组成,如今内燃机的效率仅在30%左右,然而在这30%中,只有不到50%的能量用到汽车的动力输出上,有25%的能量以冷却水散热的形式损失了,同时约有10%的燃油是用在空调制冷上,因此回收和利用这部分余热来驱动汽车空调制冷是一种很有效的节能方案。如果能改变车载空调的制冷结构,利用发  相似文献   
3.
对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进行动态仿真可以了解其动态特性,进而实现优化设计,利于节能节材目标的实现。文中介绍了当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动态仿真研究的现状,并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提出吸收式制冷复合循环新模式,讨论了复合循环的热力计算。单效/双效复合循环有高低压2个发生器,高压发生器由高温级热源驱动,低压发生器由来自高压发生器的冷剂蒸汽与低温级热源联合驱动,实现高低温级热源的能量梯级利用。作为实例,对由高低温两级增压空气中冷器驱动的单效/双效复合循环进行了热力计算,并与单效循环和双效循环进行了热力性能比较。结果表明,复合循环的热力系数和制冷量均比单效循环高出15%,复合循环的余热利用量和制冷量分别高出双效循环153%和110%。  相似文献   
5.
6.
溴冷机变工况性能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单,双铲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运行的数学模型,并将溴冷机运行计算中涉及到的LiBr/H2O溶液的热力性质数据和图表,全部公式化,并由计算机自行数据处理。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结构、效率、装车应用等方面对俄罗斯两种常见的冷却装置——吸收式及压缩式——进行了对比,对二者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得出吸收式冷却装置更适用于俄内燃机车、动车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LiBr吸收器的传热传质强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扼要地介绍了LiBr吸收式制冷机的吸收器传热传质研究概况,分析了表面活性剂与传热管表面对其产生的影响,并对传热管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9.
扼要地介绍了LiBr吸收式制冷机的吸收器传热传质研究 概况,分析了表面活性剂与传热管表面对其产生的影响,并对传热管进行了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能量吸收式转向柱的吸能机理,分析了转向柱的安装角度对吸能效果的影响及转向柱碰撞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