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7篇
公路运输   26篇
综合类   17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4篇
综合运输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凝土在受力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裂缝,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裂缝自愈合混凝土可以在不影响结构尺寸和美观的情况下,在混凝土出现裂缝后,自动分泌出的粘结液流出深入裂缝,粘结液可使混凝土裂缝重新愈合,恢复并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通常出现裂缝、局部损伤等病害。为研究提高沥青路面裂缝自愈合性能的技术手段,对微胶囊选材及制备合成工艺、掺微胶囊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性能特征、微胶囊在混合料裂缝愈合中的作用机理等问题展开研究。通过高温车辙试验、小梁低温弯曲试验和冻融劈裂试验对掺入微胶囊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分析,综合考虑推荐微胶囊掺量为0.4%~0.6%。试验结果对微胶囊自愈型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微胶囊技术的推广及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该文基于单位时间恢复的耗散蠕变应变能,建立了沥青混合料愈合率确定方法,并研究了4种不同沥青混合料的愈合特性.试验包括重复荷载试验和周期回弹模量试验.为了消除混合料损伤大小对愈合参数的影响,定义标准愈合率为DCSE/DCSE<,applied>.结果表明:当温度超过10℃时,沥青混合料的愈合率会显著增大,且集料结构特性(如集料骨架、沥青膜厚度和VMA)比聚合物改性剂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为探究微胶囊沥青自愈合行为及其影响因素,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微胶囊,以宏观试验与微观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从微胶囊的应力控释、毛细作用与扩散行为三方面揭示其自愈合行为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微胶囊沥青的拉拔-愈合-拉拔试验,采用自愈率(试件愈合后拉拔强度与初始拉拔强度之比)作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微胶囊掺量和愈合时间对微胶囊沥青自愈率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微胶囊沥青的动态剪切试验,对比疲劳试验前后微胶囊沥青的微观形态,考察微胶囊的应力控释特性;借助荧光显微镜,可视化了芯材在微裂缝中的横、纵向毛细作用与在沥青中的扩散过程;借助显微图像软件中的实时录像功能,观测微胶囊沥青微裂缝的愈合过程;采用红外光谱测试微胶囊芯材和拉拔-愈合-拉拔试验前后微胶囊沥青的官能团,考察芯材在沥青中的释放行为。分析结果表明:微胶囊掺量从0提升至8%时,自愈率从16.70%提高至48.92%,表明微胶囊沥青的自愈率随着微胶囊掺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微胶囊掺量为4%时,愈合120 min的自愈率是愈合10 min的1.85倍,表明微胶囊沥青的自愈率随着沥青愈合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这说明提高荷载休息期和微胶囊掺量对增强微胶囊沥青自愈合性...  相似文献   
5.
沥青材料作为一种黏弹性物质,具有自愈合性能.为研究影响70#基质沥青的显著性因素,设计正交试验选取了间歇温度、间歇时间、损伤度三个因素并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进行"疲劳-愈合-疲劳"试验,根据极差、方差得到各因素对自愈合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 表明:影响自愈合性能指标HI1的主要因素是间歇时间,间歇温度和损伤度几乎无影响,认为采用指标HI1评价基质沥青的自愈合性能欠妥;对影响自愈合性能指标HI2的因素显著性排序为间歇温度>间歇时间>损伤度,且随间歇温度的升高、间歇时间的延长将大幅提高沥青材料的自愈合程度;自愈合指标HI3"考虑了加载次数与模量的联系,从而对自愈合指标H3"修正得到,各因素对指标的显著性HI3"排序为损伤度>间歇温度>间歇时间,且随着损伤度的增大,自愈合程度逐渐降低,体现自愈合性能良好的最优组合为间歇温度30℃、间歇时间4h,损伤度10%.  相似文献   
6.
何锐  周娟兰  朱永光 《中外公路》2011,31(3):240-245
为了评价高韧性水泥混凝土(ECC)的自愈合性能,采用谐振频率测试仪对经过干湿循环后的试件在单轴拉伸试验过程中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过自愈合以后,带裂缝ECC 试件的谐振频率值恢复到初始值的70%~100%,刚度出现明显的恢复;尽管在预裂过程中对试件施加了3%的拉应变,但经过自愈合以后其极限拉应变几乎达到完整试件的100...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最佳的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方法:观察本院阴道侧切分娩的产妇200例术后的情况。试验组:改良皮内缝合组100例,2/0爱惜康快微乔缝线连续褥式皮内缝合会阴;对照组:传统间断分层缝合组100例,用丝线间断缝合皮肤。结果:试验组:切口表层感染1例,无切口感染,血肿,裂开。对照组:切口感染率87%,会阴切口裂开37%。结论:会阴皮内缝合术能有效缓解产妇疼痛且外形美观,无需拆线,明显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考虑自愈合补偿的多种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疲劳优先工况条件下的抗裂沥青混合料设计及改性剂选择提供参考,通过选定相同的沥青用量,采用小梁疲劳试验机研究了11种不同沥青混合料在考虑了自愈合补偿后的疲劳性能.采用50%初始劲度模量降低疲劳寿命Nf50评价基质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采用归一化劲度次数积疲劳寿命NfNM评价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疲劳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未考虑自愈合时,11种沥青混合料中SBS-AC13疲劳性能最好,当考虑自愈合后,仍是SBS-AC13疲劳性能最好;橡胶沥青混合料ARAC-13自愈合能力最好;疲劳自愈合能力与空隙率、级配都呈很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裂缝自愈合混凝土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混凝土在受力或其它因素的作用下,会出现裂缝,影响了混凝土的使用寿命,裂缝自愈合混凝土可以在不影响结构尺寸和美观的情况下,在混凝土出现裂缝后,自动分泌出的粘结液流出深入裂缝,粘结液可使混凝土裂缝重新愈合,恢复并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介绍了混凝土自愈合中使用的细菌类型以及它作为愈合剂的应用方式, 简要综述了随着细菌的增加混凝土各性能的变化。 混凝土中有微裂纹存在, 微裂纹会导致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 导致结构劣化。 为了避免微裂纹的不良影响, 可以采用自修复技术。 通过添加脲酶产生的细菌和钙源, 可以使方解石在混凝土中沉淀, 生物矿化技术能够封闭混凝土中的微裂缝。 新生成的微裂缝可以通过混凝土中的水合作用来密封, 如通过可以产生尿素的巴斯德芽孢杆菌, 枯草芽孢杆菌的尿素分解细菌与钙源一起整合, 使碳酸钙沉淀来封闭混凝土中的微裂缝。 优化细菌浓度可以更好的改善混凝土中的孔隙结构。 相关研究表明, 封装方法比直接施用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并且表明使用细菌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