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4篇
综合类   9篇
水路运输   31篇
铁路运输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淤泥质海岸外航道淤积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流泥沙榆移方程和淤积公式建立了淤泥质海岸上外航道淤积计算公式,通过水槽实验和数值模拟对公式中的参教作了修订,公式计算结果与物模、数模、现场的资料及规范推荐的公式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野外实测数模系统及其在公路路线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一种利用野外实测数据,建立了三角网数模进行公路路线初步设计及施工图设计的路线测设方法,着重讨论了野外数据采集与处理、三角网数模的建立、路线纵横断面地面线内插等功能模块,并分析了采用该方法进行路线初步设计一施工图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4.
基于三角网数模的山区公路选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角网数模(TIN)是一种目前公认的在工程设计中较为理想的数模,它可以在考虑地形碎部点密度的同时,兼顾考虑地形的特征点,线,从而提高了数字地形模型的应用精度。笔者根据三角网数模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在三角网数字地形模型基础上进行山区公路选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项目管理法是目前工程建设中流行的一种管理方法.通过对建立海洋工程数模简化项目管理系统的叙述,讨论如何更加简洁明了地实施海洋工程项目的管理,同时,提出了海洋工程项目管理系统在项目管理运行中应遵循的几项原则,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胡殿才  汪生杰  崔峥 《水运工程》2012,(12):162-167
在分析水文泥沙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海岸地貌、潮流数值模拟、物理模型试验等技术手段,对建于粉砂质海岸的某离岸人工岛平面方案进行研究论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工岛的建设对流场的影响范围仅限于岛南北侧500 m和东西侧1 500m范围之内,平面布置与潮流、波浪相适应,所采取的护岛潜堤、长短平护等防护措施有效,平面布置方案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7.
综合采用案例和理论分析、河势分析以及潮流数学模型研究等手段,在确定航道整治水位、弯道形态和放宽率 等参数的基础上,服务于现有航道规划目标和功能定位,研究确定了长江口阶段性航道整治方案和整治线,以指导规划期 内的航道建设。研究成果对《长江口航道发展规划》的编制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许婷 《水道港口》2010,31(4):260-265
依据最新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为数模计算提供参数,然后建立多重嵌套潮流数学模型,计算正常天气下工程实施前、后的海域潮流场分布情况,并在年均含沙量的风浪条件作用下计算港池航道常年回淤情况,对港池航道建成后的年淤积量进行预报,从潮流泥沙角度为登沙河港区建设提供了设计依据。计算结果表明,3个方案实施后对周边水域影响均较小,港区虽有环流但强度较低,停泊区域流速很小。外航道区域方案一横流明显小于其他2个方案。3个方案实施后,港池航道年平均淤强介于0.08~0.12 m,淤积很轻。因此,该工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虹口港泵闸是上海市中心城区最后一座规划待建的水利枢纽,由于闸址场地限制的缘故,布置空间非常狭窄,泵闸单侧布置且闸外段河道宽度扩宽亦受到限制.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了在水闸、泵站引排水不同工况下的内外流场,从数学模型模拟结果分析表明,闸、泵过水偏流的不良影响程度有限,该泵闸工程的平面布置方案可以满足水闸和泵站的正常运行,为在场地受限条件下工程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洋山深水港区近期(2009年~2013年)的现场观测资料,通过对多年实测资料的对比分析和数值模拟,深入研究了洋山港海域冲淤变化和四期港区泥沙淤积情况。其结论显示:大小洋山主通道海域海床总体稳定,西北部局部的冲刷环境为四期港区港池航道的增深创造了有利条件,预测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港池和航道的年回淤强度为1.0~2.0 m,接近二期港区的实际淤强,计算回淤量为457~881万m3,二期工程港池和外航道的成功开挖,表明港区的增深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