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篇
  免费   52篇
公路运输   344篇
综合类   291篇
水路运输   438篇
铁路运输   1078篇
综合运输   29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156篇
  2010年   120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133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00篇
  2004年   83篇
  2003年   76篇
  2002年   64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的数据封包传送数学模型在传送船舶智能化网络数据资源时,传播速率很慢,平均延迟高,吞吐性能差。为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数据封包传送数学模型,利用BM匹配算法匹配船舶网络数据资源格式,根据船舶智能化网络的IP地址、网络端口号、网络资源传输协议、网络通信数据以及其他网络资源信息数据建立封包传送数学模型。为验证模型效果,与传统模型进行实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的数学模型能够有效提高传播速率,降低平均延迟,加强吞吐性能。  相似文献   
2.
3.
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WiFi通信的零距离无线重联系统,并对系统的组成、无线组网实现原理、编组握手流程、解编流程等做了详细分析。同时从HXD1型机车运行安全的角度对无线传输的数据加密方式、实时监视无线运行状态的手段、安全解除编组的流程进行了研究。此系统已通过现场验证,实际应用效果可以达到现场运行要求。  相似文献   
4.
5.
6.
无线通信技术和汽车电子控制及诊断技术无疑是目前发展迅猛并受到相当关注的行业,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成熟和越来越多的相关电子产品进入远程信息系统和信息娱乐系统市场,引发了汽车工业对无线技术的巨大需求。汽车制造商也正在汽车的各种应用中(包括安全和防盗、核心娱乐及诊断产品应用)采用新的无线技术以便有效地操控这些设备。  相似文献   
7.
采用无线机车信号系统实现机车信号主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采用无线机车信号系统实现机车信号主体化。该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利用无线信道方式传输机车信号、列车位置、速度等列控信息,构成信息传输闭环确认,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无需进行车站电码化,不存在因轨道电路受干扰影响信息传输问题;最大限度利用既有地面信号设备和车载列控设备;系统结构简单,便于实现,成本低。阐述了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对系统中的无线机车信号、无线数据传输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描述,并对系统的故障一安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集装箱电子标签的国内外发展概况和其应用示范的意义,同时介绍了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的设计思路和关键技术,最后总结了集装箱电子标签系统的创新点。  相似文献   
9.
铁路第五次大提速和4.18新图的推行,机车交路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出现了1000km以上的长交路。随着双班单司机值乘逐步推行,传统的机车运行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以现有机车安全运行装备为基础,建立符合铁路跨越式发展要求的安全监控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ICE 系列新动车ICE3、ICET、ICE TD采用了层级结构的诊断系统COBRA(Central On Board RailwayAssistant车载辅助中心),有各装置的自诊断和动车有关的上一级诊断.COBRA诊断系统有清晰的目标群取向,总是只向车务人员和维修人员提供重要的信息和可能的补救措施.在列车进段之前就对自动释放和经无线传输的诊断数据做了计算.列车一进段就准备好了维修人员和维修材料,例如更换损坏件和磨耗件,在进行清洁作业的同时为列车下一次运行准备好了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