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2篇
  免费   74篇
公路运输   243篇
综合类   159篇
水路运输   10篇
铁路运输   551篇
综合运输   4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既有铁路桥下双护筒法强风化岩钻孔桩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工程实例,介绍在不中断运营线行车的情况下,既有铁路桥下强风化岩钻孔桩双护筒法施工技术,该技术在12根钻孔桩施工过程中获得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在既有线提速后,对上海、武昌客站办理旅客列车数量的比较,剖析客运提速对客站到发线能力的影响,并提出解决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从现有的路网交通量分配模式出发,通过分析费用和时间因素对客货车流所产生的发流效果,高速公路对长短途车流所具有吸收特性,探讨了在高速公路与既有线路之间分配交通量的规律,提出一种相应的分配原则,综合考虑费用和时间因素对客货车流影响的分配模型。  相似文献   
4.
山岭区公路选线设计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既有路改造的过程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处理好充分利用与积极提高相结合的关系,提出合理的改造方案,将原有公路提高到要求的技术等级和标准.文章结合省道郊柏线平和霞寨至柏松关段改建工程,简要介绍山岭重丘二级公路选线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5.
通过既有水塔的管路系统改造实例,采用管路分区供水使缺水地区供水量不足的问题得到解决,可供类似情况的水塔管路系统改造参考。  相似文献   
6.
整正既有曲线是既有线提速改造和工务设计大修中的主要工作之一.传统的整正既有曲线现场测量工作是将测量仪器置镜在曲线钢轨上进行.这种方法很不安全又很容易出现交通事故,而且工作效率十分低.本文提出的置镜任意点测量方法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以上海地铁M8线与既有的上海地铁1号线在人民广场站接轨的工程为例,对地铁接轨道岔的施工方法、施工工艺进行分析研究。 研究方法:搜集既有线轨道设计标准、调查研究接轨道岔现场情况及工作环境,制定施工设计原则,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选用新材料。 研究结果:与既有地铁线路接轨道岔施工方案,最终采用间隔抽换正线与道岔共用短轨枕和扣件。 研究结论:施工前应做好既有线无缝线路的放散,施工全部结束后恢复道岔两端的无缝线路,并加强两端线路的锁定;FFU合成轨枕侧面应做出凹凸或花纹,新老道床混凝土接触面涂刷界面剂;道岔道床始、终端及道岔道床内设置伸缩缝,排杂散电流钢筋总截面积应满足要求并保证电气连接,尤其注意侧股道床钢筋与直股钢筋的绑扎或焊接。  相似文献   
8.
某既有桥梁基础在服役过程中出现沉降和倾斜等病害,亟需对其进行病害机理分析和维修加固.结合桥梁桩基基础传力机理,考虑施工方便和简易程度,对桩基承台采用扩大基础外包式加固,并在新旧混凝土接触面采用钢筋植筋技术,使新承台与旧承台完全结合共同作用,以控制桥梁的不均匀沉降,保证列车正常安全舒适的运行.  相似文献   
9.
结合神木北地区既有铁路概况及改扩建规划情况,对准神铁路南端接轨神朔线方案、神延线方案,从工程技术经济等方面进行了方案优缺点分析和比较,确定了采用接轨神延线店塔车站方案。  相似文献   
10.
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变形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黄土地区某城市地铁2号线盾构施工下穿既有陇海铁路线是一个盾构施工中的I级风险源,为保证地铁盾构施工安全下穿陇海线路,开展了盾构施工穿越既有铁路的变形控制技术研究,以为盾构安全施工提供技术支撑。研究结论:(1)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陇海线路的地表沉降规律:不采取控制措施盾构施工时,路基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20.48 mm,左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12.85 mm,左右线隧道的轴线上的沉降量均超出了沉降允许值;采取严格控制土压力、盾构匀速通过、严格控制注浆量、减少盾构推进方向的改变等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盾构施工时,右线隧道轴线正上方的沉降量为5.44 mm,左线隧道轴线上方的沉降量为4.95 mm,均小于变形允许值。(2)FLAC计算预测的变形规律与实际值基本一致,地表和铁路路基的变形量在允许范围内;减小地铁盾构下穿既有铁路施工风险的措施合理有效。(3)该研究成果可应用于黄土地区地铁盾构下穿铁路施工变形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