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4篇
水路运输   1篇
铁路运输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2010年6月30日,南国某军港彩旗猎猎,人民海军第六批护航编队的两艘舰艇从这里拔锚启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与先期到达的"微山湖"舰一同执行新一轮护航任务。与以往不同的是,第六批护航编队的舰艇,除了大家耳熟能详的中华"神盾"170舰外,"昆仑山"号两栖船坞登陆舰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作为中国目前吨位最大的两栖作战舰艇,"昆仑山"舰被派出国门意义重大。此前,该舰已成功进行了远航训练和补给演练,接受了胡锦涛同志的检阅,并在纪念人民海军成立60周年海上阅兵中首次公开亮相。可  相似文献   
2.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海拔2828米),溯格尔木河而上,经纳赤台攀升至昆仑山垭口,经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垭口(海拔5072米),经西藏自治区安多,那曲,当雄,顺羊八井峡谷南下,抵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海拔3641米),全长1142公里。线路从北到南纵贯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腹地,沿线穿越了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沼泽湿地等不同的高寒生态系统,分布有极具保护价值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资源,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由于特殊的环境气候,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敏感脆弱,如何保护青藏铁路沿途的生态环境,建设和运营这条高原天路,成为摆在铁路人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排水侧沟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排水侧沟为实体,通过室内模型试验,采取在隧道排水侧沟内铺设加热电缆,进行加热除冰,研究寒季隧道侧沟电热除冰对隧道围岩的影响程度和范围,分析在极端不利条件下隧道侧沟电热除冰方案的可行性。在隧道侧沟内积满冰后进行加热,冰完全融化后对隧道围岩温度的最大影响深度为2.95 m,围岩温度最大升高值为0.71℃,发热电缆加热化冰过程会使隧道围岩温度有所升高,但不会导致隧道围岩融化。在极端不利情况下(气温-13.0℃),水沟流量为50 m3.d-1,采用70 W.m-1的发热电缆,水沟温度保持在-0.5~1.0℃,侧沟内水温基本在-0.1~0.3℃之间波动,沟内水不结冰,水沟排水通畅,而且对隧道围岩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4.
《铁道知识》2009,(5):30-31
2006年7月1日,在巍峨的昆仑山脚下,在茫茫雪域高原之巅,世人共同见证了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一条凝集几代人梦想,整个中华民族期望与激情的青藏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相似文献   
5.
昆仑山隧道防水系统共设两道防水线,并采用特殊的构造防水,第一道防水线为防水板层,采用粘贴PE泡泡塑料垫衬的LDPE防水板;第二道防水线为施工缝和变形缝的防水,施工缝采用BW-96I型遇水膨胀止水条和WJ界面粘结剂作止水材料,而变形缝则采用E3型橡胶止水带和ST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作止水材料。  相似文献   
6.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格尔木一拉萨段开工建设。青藏铁路格拉段北起青海省格尔木市,途经纳赤台、昆仑山、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翻越唐古拉山,再经西藏北部高原上的安多、那曲、当雄、羊八井,到达拉萨。全长1142km,其中新建线路1100km,途径海拔4000m以上地段960多km,海拔最高点5072m,连续多年冻土地段550多km,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  相似文献   
7.
<正>格尔木,意为河流汇集的地方,海拔2800多米,属典型大陆高原气候,年平均降雨量仅41.5毫米,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以上,是青海降水最少的地方之一。然而,2010年7月,这个最干旱的地方却面临了历史上最严峻的防洪抢险。  相似文献   
8.
肖芳 《铁道知识》2006,(6):10-13
青藏铁路在世界最高的高原上,穿越昆仑山、唐古拉山、长江源头等名山大川,但铁路经由地形比较平缓,并非陡峻高山,大部分路段走行在高原或河谷区,呈珊“远看似高山近看是平川”的高原景观。因此,若以全线线桥比和高墩大跨为尺度,则青藏铁路桥梁不突出。然而,在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地区及其他特定环境条件下,在青藏铁路线上修筑桥梁并不简单,它的建设要求和内在特点与其他地区铁路桥梁不同,在功能、结构、布局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9.
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防冻胀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国柱 《隧道建设》2008,28(3):263-267
结合青藏铁路昆仑山隧道,分析了多年冻土地区隧道冻胀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次衬砌+防水隔热层+二次衬砌”的新型防冻胀结构型式。通过对昆仑山隧道现场气温、地温和洞内围岩温度、冻胀力、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应力等一系列的测试表明,该结构安全可靠,昆仑山隧道的建成使多年冻土隧道的修建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10.
昆仑山隧道止水材料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缝隙防水是隧道防水工程的关键,采用遇水膨胀腻子止水条和WJ界面粘结剂作为施工缝止水材料,而采用橡胶止水带和遇水膨胀橡胶止水条作为变形缝止水材料,考虑到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自然环境,通过研究低温和冻融循环条件下止水材料的耐水性能,抗渗水性能和粘结性能,认为所采用的防水材料能够应用于青藏高原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