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43篇
综合类   32篇
水路运输   34篇
铁路运输   2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流场数据可视化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流场数据的表达方法和特点,介绍了流场数据可视化中等值面、云图及矢量场的可视化技术,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船舶防台避台过程中,对地台风位置,强度和路径的变化是航海大员最为关心的问题。针对目前部分船舶已开始装备气象卫星云图接收设备和大部分船舶已装备气象传真接收机的情况,本文就如何利用船舶上的卫星科资料对台风位置、强度和路径进行分析一介绍,以便为非气象专业的航海人员学习和应用卫星云图资料监测和防台避台提供简便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地震概率易损性模型是一种在地震发生后快速且较准确地估算震害损失的方法[1]。本文基于汶川地震的震害调查资料,将汶川地震中所调查隧道的破坏形式分为14种,根据震害程度将隧道的破坏状态分为轻微破坏、中度破坏、严重破坏和完全损毁4种,为方便模型的建立,将隧道结构分为洞口段、断层破碎段和普通段。统计分析调查资料,可以得到每一类隧道结构发生某一种破坏状态的统计概率,再结合隧道对应每一种破坏状态的破坏比,建立隧道的概率易损性模型。依据本文建立的隧道概率易损性模型可能在今后发生类似地震时快速地估计地震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5.
为描述大跨度地锚式悬索桥服役前结构性能,以湖南矮寨特大悬索桥为例,采用基于适度精细理念的建模策略建立有限元模型开展静力分析及动力特性计算,分析其静动力特性和易损性,为结构损伤识别及安全评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离合器是汽车结构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它主要用来传递和切断动力。离合器有很多种,其中膜片弹簧离合器应用最为广泛。文章利用软件UG建立了膜片弹簧三维实体模型,将三维实体模型以STP格式导入到Hypermesh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针对某一工况下的受力,利用ABAQUS对膜片弹簧进行有限元计算,最后得到了膜片弹簧Mises应力云图。  相似文献   
7.
轮边减速器是车辆最后一级传动装置,其经受的扭矩也是最大的,所以减速器的强度和结构至关重要。因此对其结构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文章利用软件Catia软件建立了轮边减速器三维实体模型,抽取了太阳轮和行星轮啮合副模型以IGS格式导入到ANSYS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针对输入功率最大值180kw要求,利用Workbench平台对膜片弹簧进行太阳轮和行星轮啮合副有限元计算,最后得到了该啮合副Mises应力云图。  相似文献   
8.
通过直剪半模试验,结合数字照相变形量测DPDM(The digital photogrammetry for deformation measurement)技术,对砂土在直剪试验中的应力应变场进行了分析。采用数码相机对半模试验过程中砂土的剪切面运动进行全程拍摄,应用DPDM技术对拍摄结果进行处理,得出土体的位移场云图,阐述单调加荷条件下直剪试验过程中土颗粒的轨迹运动以及剪切带的应力应变,对剪切过程中的土颗粒位移进行定量研究,为砂土在直剪剪切变形和土位移结构变化间的定量关系提出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铁路灾害中承灾体的易损性因素对风险度的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铁路灾害中,承灾体的易损性对铁路受灾风险有重要的影响,在论述了铁路灾害承灾体的易损性的性质,指标体系及其指标确定方法后,关重讨论了用承灾体的易损性指标来修正铁路灾害风险度估算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摇摆构造可限制结构的地震损伤和残余位移,从而提升结构的震后恢复能力。以消能自复位摇摆框架墩结构为研究对象,基于摇摆刚体假定,建立消能自复位摇摆框架墩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模型中采用拉格朗日方程推导出结构的运动学方程,并考虑了桥墩复位碰撞所造成的速度折减以及预应力束和阻尼器的失效。以黄徐路摇摆桥梁结构为工程背景,对消能自复位摇摆框架墩结构进行实例分析、参数分析和易损性分析。实例分析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阻尼器和预应力束的联合应用可减小结构的位移反应,阻尼器刚度的量纲一化参数(ρd)越大则结构减震效果越好,且在脉冲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减震效果更为明显。针对阻尼器屈服、阻尼器失效、预应力束失效和结构倒塌4个极限状态的易损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在E1地震作用下,阻尼器失效、预应力束失效和结构倒塌的发生概率极小;在E2地震作用下,阻尼器极易发生屈服,阻尼器失效和预应力束失效的概率小于20%,结构倒塌的发生概率近乎为0;在脉冲近场地震作用下,ρd增大可降低各极限状态的发生概率,预应力束刚度的增大对各极限状态的发生概率影响较小,预应力束初始应力的增大会增加预应力束失效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