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铁路运输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汤翁晚期剧作《南柯记》和《邯郸记》的曲牌唱腔设计中,多借用北曲铿锵之音为主腔,表达出愤慨的音乐主题意义,特别是在开篇的唱腔设计上表现出一种固定的主腔模式,即以宋词豪放派常用的词牌作为自报家门,再以南正宫引子与仙吕入双调的套数结构为序曲,继而过曲插入北曲唱腔以形成铿锵震荡的音乐效果,从而表现出音乐情绪的激宕变化.  相似文献   
2.
清末及民国时,大调曲由于在地主、富商与劳动人民两个阶层流传,逐渐形成了雅俗分化。雅派大调曲演唱时闭同端坐、曲调风格高雅含蓄、曲友从不卖艺等活动习俗的形成,是和地主富商阶层的阶级本性及本身的虚伪性有着本质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