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7篇
  免费   142篇
公路运输   1579篇
综合类   868篇
水路运输   1454篇
铁路运输   894篇
综合运输   74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139篇
  2021年   188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70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10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213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36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42篇
  2009年   275篇
  2008年   250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225篇
  2005年   222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47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00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41篇
  1992年   43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65年   9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浩  陈峥  左啸 《湖南交通科技》2021,47(3):98-101,105
基于吊杆张力计算中的影响矩阵法,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运用Midas有限元计算软件,建立下承式拱桥模型,确定二次调索后合理成桥吊杆张力理论值,分析此理论张力状态下的拱座空间受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用影响矩阵法计算所得的二次调索后的张力整体分布合理,最大误差与设计值相差仅0.9%;与实测数值差值相比,最大差值小于2%;根据实测吊杆索力加载,得出拱座圆弧处出现1.87 MPa拉应力,需要进行配筋加强或者结构设计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多航态高速无人艇在不同吃水航态下的阻力性能以及运动特性,在半潜到水面航态范围内变换6个吃水状态进行模型阻力试验,试验速度涵盖排水航行到滑行状态范围,对每个吃水工况下的航行姿态、阻力性能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多航态高速无人艇在一定吃水范围内都有着较好的阻力性能以及良好的运动姿态,在中低速(Fr?2.0)条件下,该模型在不同吃水下的运动姿态、阻力性能随航速的变化趋势一致,但在高速滑行(Fr? 3.0)条件下变化趋势有差异;剩余阻力占总阻力的比例Rr/Rt随着吃水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在相同吃水条件下Rr/Rt随着F r?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4.
为研究钢管桩在竖向压力作用下的承载特性、变形规律及各土层摩阻力的分布和变化规律,基于码头工程的钢管桩静载试验,得到了入土深度不同的两根钢管桩在不同桩顶荷载作用下的变形和轴力分布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对入土范围的钢管桩,轴力呈现出均匀、缓慢减小的趋势。通过对实测的轴力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了不同埋深土层的侧摩阻力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5.
针对既有线上双片式并置无横向联结的低高度铁路钢筋混凝土梁,论述了桥梁在列车提速后产生的横向刚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固方案和相应的关键技术,以满足铁路提速运营后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要求。  相似文献   
6.
7.
8.
金炜东  李治 《铁道学报》1995,17(A01):62-68
对于一类含有一个典型非线性环节的非线性连续控制系统的数字仿真,基于广义增广矩阵法的原理,通过分段建立等效线性化模型,给出了一种新的仿真方法。该方法精度较高且计算量较小。  相似文献   
9.
通过某护卫舰球鼻首设计、模型及1:1实物静态试验,说明护卫球鼻首型线设计时,不仅需要考虑使其外形对外总阻增值最少,还需考虑使其具有良好的声学性能。试验及实船试航证实某舰球鼻首型线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列车速度的不断提高,上承式钢板梁横向振动过大的问题日渐突出,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针对既有铁路钢板梁桥的两种加固方案,并在某大桥上进行了加固试验,结果表明:准箱形加固和两桥连接加固的方法都能够有效抑制钢板梁的横向振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