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5篇
综合类   13篇
水路运输   8篇
铁路运输   14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防雷保护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宝哲 《铁道学报》1990,12(4):15-22
本文对我国电气化铁道牵引变电所的雷电进行渡保护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八种不同的牵引变电所防雷保护方式进行了可靠性分析和比较;并分别计算了变电所内采用氧化锌避雷器和FZ-35型避雷器保护时变电所的可靠性;分析了线路出口处安装抗雷圈.避雷器布置和避雷器特性对变电所防雷可靠性的影响。推荐了合理的保护方式。所得结果,可供设计牵引变电所防雷保护使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纳米氧化锌的团聚以及与涂料结合性差的问题进行了相关改性工作,研究了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锌对丙烯酸聚氨酯涂层防腐性及其它性能的影响.用高分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接枝KH570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锌改善了氧化锌与涂层的结合力,且提高了其分散性,接枝最佳条件为:偶联剂KH570的用量为纳米ZnO质量的5%,单体(MMA)...  相似文献   
3.
研究目的:介绍地铁和高架轻轨线路防雷特点,并对设计、研制出的直流复合外套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进行电气、机械和脱离装置动作等性能的试验研究. 研究结论:带脱离装置的直流复合外套无间隙氧化锌避雷器集避雷器本体、绝缘支撑和脱离装置于一体,具有设计合理、结构新颖、保护特性稳定、实用性强、运行效果优良等特点,在绝缘结构和脱离装置方面技术先进,其关键性能指标都满足地铁和高架轻轨线路防雷技术要求,可广泛应用于DC1500V电压等级的地下铁道、城市轻轨和城际快速铁路.  相似文献   
4.
刘宏泰  缪祖基 《电气化铁道》2011,22(2):45-47,50
阐述了研发额定20kA放电电流直流避雷器技术参数的选择、产品设计选型、选材、型式试验等,该产品已通过了各项型式试验并在深圳地铁现场使用。  相似文献   
5.
用波长为1064nm的Nd—YAG激光器,在氧的活性气氛中,通过激光烧蚀Zn靶在Si(111)衬底上获得ZnO薄膜.用电子显微镜(XRD和FESEM)表征ZnO薄膜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用光致发光谱表征光学性质.实验中观察到紫外光发射和深能级的黄绿光发射.紫外光发射是ZnO薄膜的固有性质,深能级光发射是由于存在氧反位缺陷(OZn).紫外光发射和深能级光发射的强度依赖于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在nm级范围内的ZnO薄膜可以获得高强度的紫外光.  相似文献   
6.
根据氧化锌避雷器(MOA)的运营特点,分析其劣化机理及运营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介绍不同脱离装置的特性,结合现场应用实际,提出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安装脱离装置的方法,解决避雷器在线监测问题,实现避雷器运营过程中的免维护。  相似文献   
7.
8.
耐腐蚀性对于船用合金材料而言至关重要。在合金表面涂覆具有防腐防污功能的纳米复合涂料可以有效保护合金材料。本文以醋酸锌、钛酸丁酯为原料,分别制得氧化锌溶胶和氧化钛溶胶,将二者混合得到纳米氧化锌复合氧化钛薄膜,并将不同复合比得到的复合氧化膜涂覆在铝合金表面,研究其对铝合金表面的耐腐蚀性的影响,得到了耐腐蚀性最好状态下的纳米氧化物复合比和最佳的热处理温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传统氧化层涂料防腐防污性能不佳的问题,制备了一种纳米氧化锌复合氧化钛海洋防腐防污涂料。通过可调式涂膜器等制备仪器、纳米ZnO等制备材料,制备纳米掺杂氧化膜,得到氧化钛溶胶与氧化锌溶胶,将这2种溶胶按照比例进行调配,得到氧化锌-二氧化钛纳米复合膜,最后制备出纳米氧化锌复合氧化钛海洋防腐防污涂料。通过与传统氧化层涂料进行防腐防污性能的对比实验,验证了纳米氧化锌复合氧化钛涂料具备更好的防腐防污性能。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