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6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塔钻孔桩基础的施工工艺,重点阐述了钻孔平台的设计与施工以及超长大直径钻孔桩在砂质泥岩中带浆钻进成孔等关键施工技术。实践证明,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塔桩基础施工中对砂质泥岩采用带浆钻进成孔技术是成功的,实现了根根成孔、成桩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高速公路红砂岩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 在宁杭高速公路路基三标范围内存在强风化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根据地勘报告,泥质砂岩或砂质泥岩呈砖红色,主要成分为石英、粘土矿物,粉粒结构,层理不清,钙质、粘土质胶结:岩芯块状、短柱状(5-10cm),后可折断,敲击声闷,取芯率90%,天然强度1.0-2.5Mpa,地基容许承载力[σ0]=300-500kPa,水稳性较差。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因素影响下粉砂质泥岩的水分迁移规律,采用自制的泥岩水分迁移室内模型开展粉砂质泥岩的水分迁移试验,分析其在不同积水厚度、岩石干密度、入渗方向下的累积入渗量、入渗率时程曲线及含水率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粉砂质泥岩累积入渗量-时间曲线先增大后趋于平缓,入渗率则随时间递减并趋于0;积水厚度对粉砂质泥岩累积入渗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入渗初期;岩石干密度越大,累积入渗量-时间曲线趋于平缓所需的时间越长;相同入渗时间下,竖向下渗、水平入渗及竖向上渗方向下的累积入渗量依次降低;粉砂质泥岩非饱和入渗时,含水率-时间曲线整体出现先增长后稳定的趋势,可划分为初始稳定期、快速增长期、低速增长期、稳定期4个变化阶段,且4个阶段的持续时间随距入渗面的距离而变化;积水厚度、岩石干密度及入渗方向均对粉砂质泥岩的水分迁移速率或水分迁移量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含水率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分析粉砂质泥岩边坡的水分迁移规律及稳定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水平岩层是指产状呈水平或近水平的岩层,通过对康家院隧道水平或缓倾岩层的稳定性分析,研究了在III级泥岩夹砂岩及砂质泥岩的水平及缓倾岩层中施工的康家院隧道所采用的开挖及支护的相应辅助施工技术。该技术以新奥法原理为基础,对施工工艺、施工措施进行优化,确保了隧道施工安全、有序地进行。  相似文献   
5.
南宁地铁 3 号线青市区间越江隧道工程,盾构机在泥岩地层施工中存在刀盘结饼、渣土滞排等技术难题, 不仅降低盾构施工效率,更因渣土滞排导致江底段施工时易出现隧顶覆土击穿、盾尾密封失效等施工风险。通 过施工前对盾构机选型,针对泥岩地层段施工技术难题,对盾构机进行针对性设计、改造,在施工中控制及优 化掘进参数等,已有效缓解泥水盾构泥岩地层施工中刀盘结饼、渣土滞排等技术难题,提高泥水盾构泥岩地层 的施工效率,降低江底段泥水盾构的施工风险,对类似工程特别是泥水盾构江底浅埋段泥岩地层施工具有一定 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塔钻孔桩基础的施工工艺,重点阐述了钻孔平台的设计与施工以及超长大直径钻孔桩在砂质泥岩中带浆钻进成孔等关键施工技术。实践证明,南京长江第四大桥北塔桩基础施工中对砂质泥岩采用带浆钻进成孔技术是成功的,实现了根根成孔、成桩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某公路改建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地形较为复杂,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项目大部分处于山前冲,洪积扇上,部分在河流冲积层处,属山前冲、洪积和河流冲积地貌,地表细粒土较薄,其下为卵石和砂质泥岩,地基局部有弱盐渍化现象。公路设计速度为80km/h,路基宽度为12-8.5m,渐变段8.5m,路面结构为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面层,20cm水泥稳定砂砾基层,35cm天然砂砾底基层,汽车荷载为公路-Ⅱ级。  相似文献   
8.
砂质泥岩的剪切蠕变特性和本构模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软弱岩层的蠕变特性往往对边坡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控制作用。本文以四川省宣汉县天台乡滑坡为研究背景,对其软弱岩层—紫红色砂质泥岩进行了剪切蠕变试验。利用广义Kelvin模型对砂质泥岩的剪切蠕变试验曲线进行了拟合,同时获得了各级剪应力下的模型参数,为了很好地描述砂质泥岩的加速蠕变阶段,提出了一种考虑先期损伤量的损伤模型,可以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某铁路隧道底部粉砂质泥岩蠕变导致仰拱结构持续底鼓,致使列车降速行驶,对铁路运行造成安全隐患。为较准确获取仰拱底鼓区粉砂质泥岩的蠕变参数,本文基于某隧道仰拱5年多的底鼓变形实际监测数据,建立室内岩石剪切蠕变试验与深度学习(GRNN)相融合的岩体蠕变参数确定方法,并对隧道仰拱蠕变变形进行长期预测。研究结论:(1)铁路隧道底鼓段粉砂质泥岩具有明显蠕变特性,该特性对隧道仰拱持续底鼓变形影响较大;(2)提出了基于深度学习的隧道底鼓段围岩蠕变参数反演方法,该方法结合底鼓段长期监测变形数据,能够有效获取隧底岩体蠕变参数,解决隧道围岩蠕变参数难以确定的难题;(3)反演得到的隧底岩体蠕变参数相应的底鼓变形值与实测值拟合度较高,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4)本研究成果可为隧道围岩蠕变参数确定、仰拱蠕变变形预测和底鼓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传统钻爆法在进行城市地铁竖井施工时对环境影响较大,采用机械开挖施工可有效减小对周边环境的扰动,为此需要对与机械开挖相配套的装配式竖井围岩压力及结构设计参数进行研究。以重庆地铁15号线重光站竖井工程为依托,对砂质泥岩地层竖井井壁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及装配式竖井衬砌管片结构设计参数开展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推导出适用于砂质泥岩地层竖井井壁围岩压力计算公式,该公式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规律相近;(2)得出不同应力释放条件下围岩压力数值模拟结果与解析公式的比值,给出了围岩压力折减系数的计算公式;(3)基于三维“壳-弹簧”数值模型模拟结果,提出砂质泥岩地层装配式竖井结构设计参数,建议管片衬砌等分为8块,衬砌厚度取0.6 m,管片幅宽取2 m,采用错缝方式进管片拼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