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9篇
综合类   151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文叙述了犬同种异体肝段互换异位移植的手术方法。14例手术9例成功,说明该方法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占全肝重量30%的供肝段(左外叶下段)植入右肝下间隙,不会造成明显的腹腔占位问题。此处,供肝段位置接近生理状态,手术操作较为方便。供肝段切取的技术要求较高,任何损伤供肝段肝动脉和胆管支的疏忽都将导致供肝段的废用。尽量缩短供肝段的缺血时间亦是保证移植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增殖,以及经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后Ⅰ型胶原α1链蛋白基因(COL1α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TIMP-1)及Smad 2/3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对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全反式维甲酸(0.1、1、10μmol/L)分别作用HSC-T612、24、48h,采用噻唑蓝(MTT)比色实验检测HSC-T6增殖活性;另外,经TGF-β1(5ng/mL)刺激后的HSC-T6用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干预24h后,利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测定COL1α2、MMP-2及TIMP-1mRNA的表达,细胞免疫化学染色法检测smad2/3蛋白的表达。结果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抑制HSC-T6的增殖,而且具有浓度依赖性(P<0.05);受外源TGF-β1 5ng/mL刺激后,HSC-T6中COL1α2、MMP-2、TIMP-1 mRNA及Smad2/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而全反式维甲酸干预能够有效降低HSC-T6受TGF-β1刺激后COL1α2、MMP-2、TIMP-1mRNA及Smad2/3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全反式维甲酸能够抑制HSC-T6的增殖,下调HSC-T6受TGF-β1刺激后COL1α2、MMP-2、TIMP-1mRNA的表达,并且可能通过抑制HSC-T6中TGF-β1的下游信号蛋白Smad 2/3的表达,影响TGF-β1/Smad信号通路,发挥其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三甲益肝冲剂对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三甲益肝冲剂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并探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丹参组、三甲益肝冲剂组和正常组。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复方丹参组造模同时给予复方丹参灌胃,三甲益肝冲剂组造模同时给予三甲益肝冲剂灌胃,共4周。4周后处死大鼠取肝组织标本,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Masson染色胶原纤维面积和血清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血清SOD活性明显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三甲益肝冲剂组Masson染色胶原纤维面积和血清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asson染色胶原纤维面积和血清MDA含量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0.435,P<0.05),与SOD活性呈负相关关系(r=-0.358,P<0.05)。结论三甲益肝冲剂具有良好的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其主要作用机制与抗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4.
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GBC)是最常见的胆道恶性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实现R0切除是GBC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但肝脏切除范围、肝外胆管切除、淋巴结清扫范围及术中或术后诊断的GBC的外科治疗、腹腔镜技术在胆囊癌根治中的应用等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本文回顾了GBC的外科治疗进展,并围绕外科治疗中存...  相似文献   
5.
了然 《驾驶园》2016,(4):92
肝脏是是人体负责消化和代谢的重要器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肝脏的保护却越来越少,伤肝的坏习惯大家都在做。肝病专家总结了十大伤肝坏习惯,看你每天都做了什么不知不觉伤了你的肝?是时候改一改了!1.睡眠不足睡眠不足,除了身体疲倦外,还易对肝带来伤害。如今,夜生活越来越丰富,尤其在城市,到了凌晨一二点各种娱乐场所依旧热闹非凡;即使不出去玩,很多  相似文献   
6.
蓖麻毒蛋白碘油乳剂介入治疗裸鼠肝癌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蓖麻蛋白碘化乳剂介入治疗肝癌的疗效,比较蓖麻蛋白碘化剂与丝裂霉素对骨髓抑制的差别。方法 用人肝癌裸小鼠皮下移植瘤为组织来源,植入实验裸鼠肝内建立裸鼠肝癌模型,以瘤体内注入生理盐水作对照,比较蓖麻蛋白碘油乳化蓖麻蛋白丝裂霉素(3种剂型用量均为半数致死量的三分之一)肝癌瘤体内注射后的疗效,观察肿瘤生长抑制率,甲胎,血像及骨髓改变。结果 蓖麻蛋白、碘油乳化蓖麻蛋白,丝裂霉素组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  相似文献   
7.
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方由龙胆草、黄芩、栀子、柴胡、泽泻、车前子、木通、生地黄、当归、甘草组成,功效为泻肝胆经湿热,主治肝胆实火所引起的胁痛、口苦、目赤、耳聋、耳肿,肝经湿热下注而致的小便淋浊、阴肿、阴痒、囊痈、妇女带下等。笔者常用龙胆泻肝汤化裁治疗皮外科疾病收效良好,介绍如下。1带状疱疹吴某,男,58岁,2011年8月16日初诊。5天前左侧胸前腋下及后背部灼热疼痛,周身乏力,继之局部皮肤  相似文献   
8.
中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观察肝功能指标在人工肝支持系统 (ALSS)治疗前后的变化 ,从侧面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的疗效及治疗的时机。方法 经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的重型肝炎 38例 ,观察其肝功能指标中的BIL T、BIL D、ALT、AST、ALP、TBA、ALB、GLB、A/G的变化 ;动态观察了中期和晚期重型肝炎各 1例几次人工肝治疗前后BIL T、ALT的变化。结果 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后肝功能指标中的BIL T、BIL D、ALT、AST、ALP、TBA明显的下降 (P <0 .0 1) ,而血清白蛋白明显上升 ,球蛋白水平有所下降 ,白球比例均有明显上升 (P <0 .0 1) ;中晚期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肝功能指标的动态变化不同 ,中期重型肝炎患者血清BIL T和ALT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 ,而晚期重型肝炎患者呈胆酶分离现象 ,虽每次治疗后血清BIL T水平明显下降 ,但随后出现反弹 ,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 ALSS治疗后肝功能有明显改善 ;ALSS治疗早中期重型肝炎效果较好 ,而晚期重型肝炎较差 ,对于重型肝炎应尽早应用ALSS治疗。  相似文献   
10.
含增生结节鼠肝GST活性在纯化过程各步均较正常肝明显增高,经DEAE-52和CM-52柱层析分离得阴离子同工酶A-1和A-2以及阳离子同工酶C-1,C-2,C-3和C-4,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分别为6.7,6.3,7.4,7.9,8.3和8.6。SDS-PAGE结果显示,含增生结节肝GST在正常大鼠肝GSTYa,Yb和Yc区带相应的位置,出现3条区带,各亚基分子量分别为26,000,27,000和28,600道尔顿,但活性增高明显的C-3和C-4只出现1条相当于Yc亚基的区带。含增生结节肝GST6种同工酶的带电性质及亚基组成与正常肝无明显差别。阳离子同工酶C-3和C-4活性占上柱总活性的70%,说明含增生结节肝GST活性增高以阳离子同工酶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