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20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5篇
铁路运输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UG的混凝土搅拌输送车拌筒螺旋线参数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推导了混凝土搅拌输送车螺旋线的理论公式,并通过UG编程实现了通过拌筒的设计参数进行筒体和螺旋线的一体设计。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某实桥变截面圆灯柱发生的风致二阶振动现象,采用多段薄壁空心铝管焊接并覆盖泡沫管和柔性PVC薄膜的方法,设计制作了满足相似比要求的变截面灯柱气弹模型,解决了低质量比、低阻尼比变截面细长结构风洞试验不便模拟的问题。通过风洞试验,采用非接触式视频测量位移系统和眼镜蛇探针测试了不同风速下灯柱位移响应和尾流风速,重现了灯柱的二阶振动现象,通过分析确定其为涡激振动;采用傅里叶变换和小波分析研究了变截面灯柱的涡脱频率和涡激振动时频特性;开展了不同焊缝位置对灯柱涡激振动影响研究,分析了3种不同螺旋线布置方式对灯柱涡激振动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灯柱在涡激振动锁定区内发生单一模态的涡激振动,运动轨迹为清晰的椭圆形,而在锁定区外发生多模态振动;变截面灯柱中部存在一定长度的控制区域,当中部控制区域涡脱频率接近结构固有频率时即发生涡激振动锁定现象,当中部控制区域脱离锁定频率,此时圆柱的涡激振动响应迅速降低;灯柱涡激振动响应受焊缝的位置影响显著,不同的焊缝位置可能抑制或者增强涡激振动;8 cm螺距双螺旋线能够有效控制灯柱模型涡激振动响应。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数控技能大赛数控车实操试题难点部分分析,主要针对零件的异型牙螺旋线的编程和加工方法作一叙述。  相似文献   
4.
搅拌车圆柱罐体部分通常采用圆柱螺旋线方程,即等螺旋角等螺距设计;其前后锥叶片型线的大端螺旋角通常取相同的值,以便得到光顺的的叶片。文献[1]提出了采用均变圆柱螺旋线的方法,以达到在锥段叶片型线大端螺旋角不同时也能光顺对接的目的;文献[2]对其中的均变角圆柱螺旋线的方程进行了推导;笔者则推导出了搅拌车罐体非均变螺旋角圆柱螺旋线公式,并讨论其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双圆弧插补推广到双螺线插补,并阐述了在特种回转面刀具数控加工中的应用,对双圆弧法也作了改进。  相似文献   
6.
管内螺旋线圈插入物强化传热及抗积灰性能的评述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管内螺旋线圈插入物强化传热技术的研究状及发展进行了评述,并依据管内流动特点对内插螺旋线圈强化传热管的强化传热及抗积灰机理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盾构在掘进的过程中,必须确保隧道开挖面前方土体的稳定。将隧道沿纵向简化成平面应变情况,利用双对数螺旋线破坏模式,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对隧道开挖面前方土体的主动破坏形式进行研究。将盾构机作用在开挖面上的支护力视为均布荷载,得到支护力的上限解,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该上限解的最优解,讨论各参数对破坏模式形状和支护力大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破坏模式的形状由内摩擦角φ决定;随着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的增大,隧道的支护反力σt减小。  相似文献   
8.
港口工程中非均质土地基的工程越来越常见。针对非均质土地基的承载力计算,通过对JTS 147-1—2010《港口工程地基规范》中的计算公式及参数进行分析,从理论假定和计算模式上与原规范(JTJ 250—1998)的相应方法进行对比。通过工程实例计算,着重研究了上层硬土层厚度在两种方法计算中对结果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可为相关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避免拉索缠绕螺旋线对斜拉桥横桥向受力造成不利影响,提出一种在拉索表面涂聚脲涂层的风雨激振抑制措施.采用风洞节段模型测振、测力试验,研究聚脲涂层表面处理措施对拉索风雨激振和风荷载的影响,并与不采用措施拉索以及采用传统的缠绕螺旋线措施拉索进行比较.结果 表明:聚脲涂层表面处理措施能有效抑制拉索风雨激振;在无措施拉索临界区...  相似文献   
10.
土质边坡潜在滑动面确定方法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姜黎  范雷 《路基工程》2009,(1):118-120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采用作图法、对数螺旋线法、自动搜索法来确定土质边坡的潜在滑面。经对比发现:作图法确定的潜在滑面范围最小,稳定性计算结果最大;对数螺旋线法确定的潜在滑面范围最大.稳定性计算结果则介于作图法和自动搜索方法之间。进行土坡稳定性评价时,应综合对比分析。方可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