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2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条件化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的兔角膜内皮细胞(rabbit corneal endothelial cells,RCECs)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揭取后弹力层及内皮细胞联合组织块法进行RCECs的体外原代培养,分别用含有体积分数为5%、10%、15%、20%ConA的活化大鼠脾细胞条件上清液的RPMI1640培养基进行RCECs原代培养,并用含10%(体积分数)胎牛血清(fetal bovine serum,FBS)的RPMI1640培养基作为对照。神经烯醇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进行细胞鉴定;噻唑蓝比色法观察各组RCECs生长的状况;SPSS11.0One-way ANOVA及LSD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成功进行了RCECs的体外培养,培养细胞内神经烯醇化酶阳性表达。ConA条件化培养基各组细胞增殖均高于对照组(P<0.001),且10%、15%ConA条件化培养基组的RCECs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01)。结论ConA条件化培养基具有促进RCECs生长的作用,可作为培养辅佐剂。  相似文献   
3.
从体育运动对视觉的要求,对佩戴角膜接触镜与佩戴框架眼镜在视野、眼球运动、视觉质量、眩光、紫外线防护和其它一些方面的比较可看出,角膜接触镜在体育运动中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共焦显微镜观察长期佩戴不同类型角膜接触镜对中学生高度近视眼角膜上皮形态及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西安某中学16~19岁中学生81例162眼进行临床随诊观察,均为双眼高度近视戴镜矫正。以不同类型矫正方法的自然状态分为三组:框架眼镜SP(28例56眼)组为实验对照组;软性角膜接触镜SCL组(24例48眼);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GPCL组(29例58眼);共焦显微镜分别于戴镜后1月、6月、1年、3年观察患眼角膜上皮形态,同时记录其眼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情况。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 1两种角膜接触镜长期佩戴均存在角膜上皮细胞密度减低,上皮厚度变薄的情况,其中RGPCL戴镜半年后与同时间段SCL组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2框架眼镜及软性角膜接触镜组患者屈光度及眼轴显著增加,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者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增加不明显,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3硬性角膜接触镜佩戴半年后,眼球屈光度及眼轴控制效果显著(P<0.05)。结论 1长期佩戴角膜接触镜会对角膜上皮形态产生一定影响,主要表现为角膜上皮密度降低,厚度变薄;2高透气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角膜上皮形态影响较小,且可有效控制眼轴增长,对青春期近视发展有一定防治作用;3硬性角膜接触镜在佩戴半年后对屈光度的控制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5.
角膜基质脱细胞处理与相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有效适宜的脱细胞方法对猪角膜进行处理,制备角膜生物支架材料。方法利用胰酶和胶原酶消化结合液氮冻融的方法对猪角膜基质进行处理,60Co消毒,冻干保存。经组织学观察、细胞培养附和与动物移植检验其生物特性。结果获得的脱细胞角膜基质,显微结构观察显示板层结构完整,胶原纤维间组织结构疏松,未见细胞残留,整个基质成网状结构,在上皮面保存有完整连续的基底膜。细胞培养附和实验观察到种子细胞可以在基质上良好生长。动物移植实验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与排斥。结论经该法脱细胞处理后得到的角膜基质无细胞毒性,组织相容性好,可以成为适宜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槲皮素(quercetin, QU)在大鼠角膜碱烧伤后抑制瘢痕形成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建立SD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以右眼为实验眼.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术后予眼膏基质,QU治疗组分别予2.5、5、10、20g/kg QU眼膏.术后裂隙灯显微镜检查,记录角膜混浊程度.于术后第4、7、14、21、28天处死动物,行组织学染色观察炎性细胞的浸润;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的排列和增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角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和转化生长因子-βⅠ受体(TGF-βRⅠ)的表达.结果 术后QU治疗组的角膜组织病理改变及角膜混浊程度较对照组轻,10g/kg QU和20g/kg QU组抑制角膜瘢痕形成作用强于2.5g/kg QU和5g/kg QU组,且10g/kg QU和20g/kg QU 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HE染色和Masson染色均显示QU治疗组角膜基质层胶原纤维的密度较对照组低.碱烧伤后第7天TGF-β_1和TGF-βRⅠ的表达达高峰,之后逐渐减少,接近正常水平;10g/kg QU和20g/kg QU 组抑制TGF-β1和TGF-βRⅠ的表达作用强于2.5g/kg QU和5g/kg QU组,且10g/kg QU和20g/kg QU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QU眼膏具有一定程度减轻瘢痕化的作用,尤以10g/kg浓度最佳.QU可能通过抑制TGF-β_1和TGF-βRⅠ的表达发挥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8.
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角膜神经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兔实验性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HSK),不同病程阶段的角膜神经组织损伤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兔角膜刮痕接种HSVⅠ,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兔角膜感染,分期进行角膜美蓝活组织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角膜神经的改变。结果感染HSK后第4天光镜下即出现角膜神经纤维稀疏、变细,中央神经网密度下降。至7~14d,神经损伤显著。第30天,仍未达到正常的神经网密度。电镜下,HSK后第4天,上皮内神经末梢轴膜不完整,轴浆部分溶解。第7~14d,神经损伤严重。第30天,神经轴膜仍不完整,轴浆内微管及小泡减少。结论HSK导致角膜神经纤维损伤及神经网密度下降,且角膜神经损伤恢复较慢。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胚胎期角膜上皮干细胞的迁移规律及其超微结构,为利用胎儿角膜上皮干细胞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14至38周胎儿角膜上皮HE及抗人64ku角蛋白单克隆抗体(mAE5)染色反应,并观察胎儿角膜上皮干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14周角膜上皮由一层基底细胞被覆一至两层鳞状细胞构成,且仅有表层鳞状细胞mAE5弱阳性反应。17至29周缘部上皮有3~5层,中央部有2~3层,整层基底细胞mAE5反应阴性,其上鳞状细胞呈强阳性。33至38周角膜上皮已近成熟,仅剩缘部基底上皮细胞mAE5反应阴性。超微结构显示mAE5阴性反应的基底层细胞核异染色质多,胞质中细胞器较少,且细胞间连接也较少。结论胎儿角膜上皮干细胞呈现由全层向基底层,再向缘部逐渐迁移的分布规律,且超微结构较幼稚。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脱水保存的角巩膜移植修复角巩膜组织缺损的疗效,对118例(120眼)角膜缘变性及角巩膜葡萄肿患者施行全厚板层及板层移植术。术后随访6月~10年,所有病例获得了满意效果,未见原有病复发,亦无排斥反应发生。结果显示,采用脱水保存的角巩膜移植修复眼球壁组织缺损,效果满意,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