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1篇
水路运输   30篇
铁路运输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现代多用户检测技术和多用户检测器。多用户检测技术主要分为线性检测技术和非线性检测技术,而多用户检测器主要有基于ML多用户检测器、MMSE多用户检测器、MBER多用户检测器,其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和运用特点。由此,证实了多用户检测技术以在其支持下的多用户检测可以很好的解决第三代移动通信存在的多址干扰问题,说明3G在未来发展的实践性和先进性。  相似文献   
2.
误码率可用来衡量SDH的传输质量。为此介绍误码检测原理以及常用的误码判断方法,并举例说明误码处理过程。  相似文献   
3.
跳频通信系统抗跟踪式干扰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于跳频通信系统,跟踪式干扰是一种较有效的干扰样式。分析了干扰方程并进行了仿真,认为干扰机配置位置必须在干扰椭圆内跟踪式干扰才能有效实施干扰,提高跳速是对抗跟踪式干扰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5.
CDMA扩频通信在多径时延展宽作用下的误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正交序列扩频通信系统(DS-CDMA)在多路径脉冲时延展宽(一次参数)作用下的传输误码率(二次参数)特性进行数学分析建模与计算机模拟分析,研究了一次参数、二次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通过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给出了建立一次参数与二次参数之间关系的分析建模方法。计算结果表明,Eb/No对传输误码率有较大的影响;数字脉冲平均时延的变化对传输误码率的影响不是非常显著的,而数字脉冲多路径时延展宽对传输误码率  相似文献   
6.
在无线移动通信中,许多实测数据表明Nakagami分布较好地描述了多径衰落信道。本文研究DS-CD-MA系统在Nakagami衰落信道下,应用相干接收时的误码性能基础上,对多径衰落信道中误码率算法作了改进。据理论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多径衰落信道下,应用多径分集技术可以大大改善系统的性能;(2)在对DS-CDMA系统进行研究时,Nakagami多径衰落信道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都市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超低频接收信号模型的基础上,对超低频接收信号误码率性能进行了分析。将小波降噪算法应用于超低频噪声处理中,通过Monte Carlo计算机仿真试验,对基于小波降噪和传统数字滤波的方法对模拟的超低频接收信号进行噪声处理,并对降噪后的误码率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小波降噪的方法对超低频接收信号进行非线性噪声处理,比传统数字滤波的方法能带来更高的信噪比增益。  相似文献   
8.
海面近距离通信中,视距传输是较常用的通信方式,在考虑散射和高斯白噪声影响的基础上,主要研究MSK信号在此通信中相干接收的误码性能,给出系统误码率的计算方法,并以Matlab对之进行仿真分析.  相似文献   
9.
在PFID系统设计中,利用基于软件的FSK解调方法,对标签向阅读器发射的射频信号进行解调,采用最大似然准则,即最小距离接收机,从数据中恢复出信号。对PFID系统设计中发送和接收的误码率进行分析,推导出误码率的计算公式。通过选用不同参数f3和N进行仿真,探讨选择最佳参数f3和N,提出改善系统误码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分析了地球站在干扰情况下系统误码率计算方法,谈论了卫星通信中主要的干扰信号样式,并给出了几种常见干扰信号的表达式和功率谱密度,然后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卫星通信干扰模型,分别仿真了单音信号,多音信号和脉冲信号干扰地球站接收系统。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三种干扰信号对地球站的干扰效果,对地球站抗干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