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8篇
公路运输   27篇
综合类   18篇
水路运输   17篇
铁路运输   35篇
综合运输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落实我国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指导精神,以我国汽车产业链智能制造需求为导向,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系统研发与集成工程技术能力,全面实现我国汽车智能制造自主创新体系和国产化水平,在机器人应用最为广泛的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大力发展智能装备与系统、培育发展系统集成及其应用,成为了当前我国智能制造202...  相似文献   
2.
分析广东省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铁路第四次、第五次大提速中,有2000多万件全螺纹防松螺母用于铁路轨枕、道岔,有200多万件用于钢轨接头,其超强的紧固力,确保了铁路大提速线路质量提高。——这项曾被国外垄断的全螺纹放松螺母技术,经过近3年的研制应用,其国产化难点被上海施必牢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攻克,在防松性能技术指标上NS螺纹的平均残余轴力达到了90%以上,在国家重点工程青藏铁路中被获准采用。  相似文献   
4.
王李刚 《科技交流》2004,34(4):53-60
提出当前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筹划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进行了探讨分析,阐述了作者对城市、地方经济等与轨道项目建设互动共建的关系,以及项目的规划与实施、投融资与成本控制等方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上海合作组织继续致力于建立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型全球安全架构、并从维护成员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深化和拓展政治、安全、经济、人文等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将本地区建设成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地区。世代友好,永不为敌,是所有成员国人民的共同愿望。[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JZXC-480型轨道电路是目前我国非电化电气集中车站用量最多的一种轨道电路制式。长期的运用实践表明,这种轨道电路虽然能满足站内轨道电路的基本要求,但也暴露出一些性能上的严重不足:一是轨道电路轨面氧化生锈分路不良问题;二是道床漏泄遇雨红光带问题,已成为影响铁路运输的两大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水运工程》2012,(10):119
9月20日,河北曹妃甸海事处先后与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唐山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河北钢铁唐山曹妃甸钢铁物流有限公司等13家单位签订了《海上钢铁运输畅通航线共建协议》,标志着曹妃甸海事处与港航企业开展的钢铁运输畅通航线共建活动正式启动。  相似文献   
8.
网络技术普及与应用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保障,但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深思,笔者就针对目前高校网络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措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大大推进了教育信息化和现代化的进程,许多院校都组织开展了网络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开发建设了一大批精品课程、网络课程和学科网站等,部分院校还建成了网络教学资源库,并在现代化教学中推广应用,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网络技术为教育资源的共享提供了全新的平台与保障。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大量基础设施不断的开工建设,与此同时,人们对生活工作的环境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面临如何使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融合得更和谐的问题.G1501越江及接线工程及沪通铁路工程是处于研究阶段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两者共线集约化的建设,减少对城市用地的割裂、减少对生活区的环境干扰,并需要处理好两大交通系统的空间关系,使彼此间功能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正常有序运作不仅能够促进专业内涵和教师队伍建设,还是培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分析了本校制冷与空调专业校内实训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校企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必要性,并系统研究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功能、运行、管理、实施和预期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