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7篇
  免费   4篇
公路运输   35篇
综合类   22篇
水路运输   39篇
铁路运输   106篇
综合运输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提高铁路牵引供电系统安全防护等级,加强防范强电侵入的能力,减少雷击事故对铁路运输以及设备维护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分析了牵引变电所常见的强电侵入类型及途径,针对现有问题逐一提出了优化技术方案,并阐述了研究思路及方案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
指出现代防雷应考虑被保护对象、防护等级、地域情况等诸多因素,采取灵活适宜的防雷,由此讨论几种可行的防雷措施;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避雷器及其优缺点,并提出选择避雷器时需注意的问题;对几个比较模糊的防雷观念的认识(接闪器、消雷器、雷电流的反击现象)进行阐述;最后,概述防雷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前,尚无有关于以电磁兼容原理将不同的过电压保护器用于高速公路系统的标准规范,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引入一个雷电保护区的概念。高速公路的监控、收费和通信3个系统的雷电保护区按照需保护的区域不同,将高速公路的3个系统划为几个保护区域,并按电磁兼容的要求确定过电压保护器的安装位置。  相似文献   
4.
雷电是自然界的放电现象,带有电荷的雷云与地面的突起物接近时,它们之间就发生激烈的放电。按照雷云的危害方式.雷击主要有:直击雷、雷电波侵入和感应雷。雷击对建筑物、设备和人员有严重的危害,由此引发的火灾、爆炸、机毁人亡的事故触目惊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一般来说,人们能够注意直击雷对建筑物的破坏.但对感应雷的危害没有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针对电气化、信息化条件下铁路货运计量安全检测系统的特点,利用现代防雷理论分析对其进行雷电防护的必要性,并对其综合防雷技术进行了相应介绍。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监控机房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及防护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梓城 《公路》2004,(8):304-307
随着电子设备在社会生产中的广泛使用,电子设备的各项防护措施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以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碧江管理中心监控机房为例,通过理论计算,对监控机房雷击损害风险进行评估,探讨防御雷击对策,以提高监控机房电子设备的抗雷击能力。  相似文献   
7.
奉晔 《天津航海》2021,(2):40-42
文章介绍了雷电的形式,分析了其对船舶设备的危害,提出了针对船舶通信导航设备的防雷措施,以引起船员的注意.  相似文献   
8.
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是车载信号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一种ATS系统的非侵入式自动化测试工具,模拟测试人员真实测试的整个流程,可配置的测试脚本更具有灵活性,可以实现不同的测试需求;采用基于计算机视觉与光学字符识别的信息提取方式,使测试流程可以完全模拟真人测试;通过验证状态机的结果,简化了测试验证流程.该工具...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个旧组各个地层段勘察资料、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从地质年代、地层划分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初步掌握个旧组岩性特征及分布;其次,针对目前典型岩溶施工方案对个旧组地层隧道适用性不强的情况,以兴隆隧道为工程依托,对隧道洞口端和洞身段进行工程地质评价,并与雷口坡组典型岩溶地层进行对比,进一步说明两者之间的地质和隧道施工存在的异同;最后,结合兴隆隧道各地段施工现状,从隧道进洞,洞身开挖、支护及通风等方面提出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高速铁路新型列控系统融合了联锁、列控、调度集中、无线闭塞、集中监测等铁路信号关键安全设备,大量使用集成度更高的电子单元代替机械设备,对耐雷电冲击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模拟雷击试验中对新型列控系统的检测考虑并不充分,为此,针对盲点电压、雷电冲击时间间隔、有源以太网端口、雷电环境选择等雷击试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