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9篇
  免费   248篇
公路运输   4049篇
综合类   3196篇
水路运输   1039篇
铁路运输   3011篇
综合运输   402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338篇
  2022年   298篇
  2021年   354篇
  2020年   264篇
  2019年   275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205篇
  2016年   261篇
  2015年   507篇
  2014年   715篇
  2013年   684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624篇
  2010年   586篇
  2009年   664篇
  2008年   619篇
  2007年   514篇
  2006年   432篇
  2005年   446篇
  2004年   433篇
  2003年   444篇
  2002年   341篇
  2001年   348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06篇
  1998年   176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120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115篇
  1992年   105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1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解决现浇梁跨度大、荷载大、内箱模板高、难以保证内模支撑稳定的问题,采用槽钢桁架内模支撑方案,工前利用Midas优化支撑结构设计,确定3种设计方案,合理布置槽钢支撑,减少材料用量,满足内模支撑稳定性要求.结果 表明:3种现浇梁内模支撑结构方案均满足安全技术要求,通过经济性对比,确定了占用箱内空间少,用材最节省的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2.
马鹏  岛田英树  马保松  黄胜  周浩 《隧道建设》2022,42(10):1677-1692
首先,对矩形顶管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介绍当前矩形顶管技术主要的应用场景,并结合顶推力预测、注浆减阻、背土效应演化机制和控制对策、顶进过程中的地层响应模式和沉降计算、工作面稳定性评估等关键技术问题,对矩形顶管的理论研究进展进行回顾和讨论。其次,根据矩形断面掘进机的结构形式和切削方式,对国内外矩形顶管掘进机的开发现状及其分类进行介绍。最后,归纳当前矩形顶管在装备及工程应用领域面临的技术挑战,探讨矩形顶管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矩形顶管装备智能化,矩形曲线顶进,长距离、大断面及复合地层等复杂场景下的矩形顶管技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针对强震区板桩码头前后轨道梁的震后位移差问题,进行了抗震连接构件的设计研究。通过有限差分软件FLAC2D进行动力时程计算,对比分析钢拉杆、钢筋混凝土横撑等不同连接构件的适用性和受力特性。结果表明,采用锁扣式连接的钢筋混凝土横撑能经济、有效地限制前后轨道梁的震后位移差,可为类似项目提供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4.
5.
6.
7.
介绍国际工程中常用的码头顶高程计算方法和二维极值分布,指出码头顶高程计算中主要考虑的变量是波高和水位。以几内亚铝矾土出口码头项目为例,提出波峰面高度重现期的概念。采用极值分布理论对水位和波高分别进行拟合,选择了合适的水位和波高联合极值分布模型。从案例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引入波峰面高度重现期的概念,采用水位和波高联合极值分布所计算的码头顶高程比采用二者单独一维极值分布计算的码头顶高程低。在波浪较小区域,该计算结论对EPC承包商控制成本、提高履约能力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地铁地下车站轨顶风道排热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了轨顶排热效率评价参数,并通过数值模拟对轨顶流场、温度场及排热效率评价参数进行计算.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过多的冷风被吸入轨顶风道是排热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提高轨顶风道中的风口排风量及风口尺寸增加均无法有效增加其排热效率;轨顶热风分布区域较小.由此推论,排风口参数的优化策略为减小轨顶排风口分布尺寸,并适当将排风口位置向车头方向移动,为此可提高排热效率20%~50%.基于优化策略,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案,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优化方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既有线上双片式并置无横向联结的低高度铁路钢筋混凝土梁,论述了桥梁在列车提速后产生的横向刚度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加固方案和相应的关键技术,以满足铁路提速运营后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
郴州互通滑坡稳定性评价及治理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耒宜高速公路郴州互通Gk256 620-Gk256 830段山体滑坡的形成机理,运用极限平衡原理对滑坡体进行了稳定性计算,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了边坡治理设计方案,并对该类滑坡工程提出了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