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05篇
  免费   1291篇
公路运输   1350篇
综合类   1960篇
水路运输   958篇
铁路运输   5052篇
综合运输   276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29篇
  2021年   373篇
  2020年   387篇
  2019年   311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404篇
  2016年   404篇
  2015年   459篇
  2014年   632篇
  2013年   486篇
  2012年   848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26篇
  2008年   458篇
  2007年   529篇
  2006年   515篇
  2005年   356篇
  2004年   257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93篇
  2000年   69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55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6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开通过程中,如存在受外界条件影响而不能按期开通的地铁车站,需采用甩站的方式进行开通。秉承对原设计方案变更最小化原则,对信号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实施方案进行研究,以达到满足甩站运营的实际开通需求。  相似文献   
2.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时间紧,专业涉及面广,工程技术复杂等特点。总结深圳市已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技术经济指标,针对盾构区间隧道工程,研究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标准和造价指标体系,为合理确定本地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造价标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确定盾构区间各项主要指标,为政府投资决策提供技术支撑,以期对轨道交通高质、高效发展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层流等离子体表面强化技术可大幅提高钢轨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为了揭示强化处理对轮轨滚动接触行为的影响,建立同时考虑钢轨表面选区强化和短波波磨的三维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数值计算了车轮高速滚过一个波磨周期的轮轨力、接触斑黏滑分布和残余应力应变。对比发现:表面选区强化对轮轨力和接触斑黏滑分布的影响较小,不影响钢轨承载性能;对钢轨表面残余应力应变分布的影响明显,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屈服强度较高的强化斑内而残余应变主要集中在韧性较好的基体材料上,表面选区强化有效结合了强化斑和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形成了一种强韧的良好匹配。结果可为现场生产服务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市域快轨中逐渐增多的超长隧道区间,即同一防火单元内存在多列车追踪又不能设置中间风井的区间,既有的设计规范及应用案例在防灾救援模式方面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研究。在总结超长隧道区间防灾救援技术特征及现状基础上,从最大限度确保车辆及人员安全,提高超长隧道区间救援效率,降低对线路运营的影响方面,首次提出采用独立疏散通道+救援站的救援思路。相较于常规救援模式,该方案下事故区间待救援列车及乘客数均减半,而工程投资仅增加20%~30%,性价比较高,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常规地铁牵引供电系统采用走行轨兼做回流轨存在的问题,以及杂散电流腐蚀问题带来的严重危害。针对目前专用回流轨技术方案发展现状,推荐采用网轨混合牵引供电系统的应用方案。通过对该方案中重点问题的分析,推荐采用专用回流轨和接触网同位置设置电气分段的方案,在牵引供电上网点和回流点处设双极隔离开关;推荐在负极对地之间设置单向导通装置作为漏电保护装置;推荐设置绝缘监测装置对各区段的专用回流轨对地绝缘状况进行定期监测,以便及早发现绝缘薄弱点并清查处理。  相似文献   
6.
基于不同信号系统制式,通过仿真计算,深入分析上海轨道交通宝山路站汇合能力提升方案。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信号系统制式,采取接轨改造措施并调整列车开行比例,能有效提升宝山路站的汇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盾构隧道广泛使用凝结时间较长的单液浆,但由于注入后不能及时凝结常常引发管片上浮、浆液流失等工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定时浆”的概念。通过在单液硬性浆中添加氯化铝溶液与水玻璃,基于浆液的胶结时间、流动度、28 d强度等指标研究了“定时浆”的配方。结果表明: 1)通过先加入氯化铝溶液再加入水玻璃的方法,可以实现浆液“定时”凝结; 2)在硬性浆中掺加0.50%~0.75%的氯化铝溶液、1.00%~1.25%的水玻璃,可以达到良好的定时效果; 3)通过简单的注浆设备改造可以形成“双液单注”的定时注浆工艺。  相似文献   
8.
基于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深度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的弊端分析,介绍了重庆环线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独立组网的自立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及其在控制中心与综合监控系统的互联。介绍了基于电力系统CIM(公用信息模型)和CIS(组件接口规范)的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模型建立,详细阐述了重庆环线电力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的程序控制技术及远程图形服务技术,以及该系统在能源管理及其他高级应用方面取得的创新成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GPS、移动通信技术的船舶调度、监控系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河道及海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船舶参与施工作业的数量、频度以及复杂程度都在不断加大。针对目前存在的船舶多、作业分散、交叉施工频繁等现状,本文提出了一个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以及移动通信技术等现代科技的船舶调度、监控系统,以对船舶实施高效、系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