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2篇
公路运输   6篇
综合类   2篇
铁路运输   11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昆线广通至昆明段扩能改造工程三棵树隧道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在岩石隧道掘进中普通爆破技术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采用了光面爆破技术控制隧道开挖成型质量.介绍三棵树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技术方案、特点、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及安全保障措施.三棵树隧道采用光面爆破明显缩短了作业时间,在每一个施工循环中清理危石或补炮缩短20 min,初期支护缩短20 min,装渣及出渣缩短20 min;减少超挖量15%,节省了火工品和因非光面爆破所造成的围岩破碎所需锚杆、钢筋网等初期支护的工程量,施工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2.
净掘进速率是TBM施工速度的主要评价指标,与围岩物理力学性质、TBM掘进参数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文章以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输水隧洞双护盾TBM施工为背景,基于现场实测数据,选择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变形模量、泊松比、岩石耐磨性CAI值等岩体指标,以及刀盘推力和刀盘转速等掘进参数,进行TBM净掘进速率与有关影响参数之间的单因素相关性分析,得到相应拟合公式;基于TBM净掘进速率与岩体指标、掘进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利用多元非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TBM净掘进速率预测模型。通过将兰州水源地建设工程输水隧洞实测TBM净掘进速率和预测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TBM净掘进速率预测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复杂的多种地质条件下,TBM净掘进速率与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变形模量、岩石耐磨性CAI值、刀盘推力以及刀盘转速呈负相关关系,与泊松比呈正相关关系;(2)干湿状态对岩石耐磨性CAI值有一定影响,饱和状态下岩石耐磨性CAI值与TBM净掘进速率之间的相关性更显著;(3)建立的多元非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可为相似地质条件下TBM净掘进速率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二维弹塑性数值计算方法,对小净距隧道拱顶位移、水平收敛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围岩级别、净距、开挖方法对隧道变形的影响,揭示小净距隧道洞周变形特征。研究结论可为小净距隧道的设计、施工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冯夯  李强 《铁道勘察》2003,29(2):41-42
主要介绍了自动控制跟踪激光导向系统的性能、原理以及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依托新建京张铁路清华园隧道工程,使用有限差分软件对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的浅覆土始发掘进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未加固地层条件下,盾构始发时开挖面无法自稳。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加固范围条件下洞门中心土体的挤出变形以及地表沉降变化规律,提出盾构始发地层加固的最佳范围,并获得在该加固范围下土体扰动引起的地表位移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铁路各站段系统越来越需要加快内部信息流转速度,提高生产管理效率,因此在既有铁通宽带网络的基础上,提出采用ADSL技术为主要接入手段,利用公众互联网为铁路局各站段组建VPN网络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地铁暗挖隧道衬砌受力的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隧道衬砌作为主要支护受力体系,断面的形式对衬砌结构受力有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地铁隧道衬砌大都采用等厚度形式,这样会造成结构受力上的不合理和工程造价提高.以广州地铁6号线站后折返线暗挖隧道为例,通过对马蹄形断面进行不等厚衬砌断面优化设计,得到合理的断面形式,达到结构上受力合理、隧道的整体稳定性好、工程造价低等目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结合厦蓉高速贵州境巫帮隧道现场工程地质和隧道开挖情况,制定了详细的隧道围岩监测方案,确定了班场量测的内容、项目与方法,提出了围岩稳定判别标准。并通过对隧道典型断面的拱顶下沉量、周边位移收敛量及地表沉降位移的监测数据的分析.阐述了闭岩变形发展变化规律和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意大利岩土控制变形(ADECO-RS)工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岩土控制变形(ADECO-RS)工法,是一种系统的全断面机械化开挖的隧道设计、施工技术。该工法被意大利公路及铁路领域纳入规范并且被广泛采用,欧洲国家的大型项目施工也较多地采用此工法。文章系统地介绍了其以控制掌子面超前核心土变形为手段的主要理念、施工原则及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0.
高速公路隧道通常采用“新奥法”动态设计与施工。“新奥法”施工的隧道对掌子面的爆破有严格要求。对邵怀高速公路雪峰山中硬岩隧道掘进时的掌子面爆破设计进行优化,并进行了大量现场试验,总结出了该隧道自有的爆破特征,用以指导施工。隧道施工实践证明:利用此爆破特征,应用于雪峰山隧道Ⅳ、Ⅴ类围岩段,提高了隧道施工质量、保证了施工安全、节约了施工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从爆破这一工序上实现了特长隧道的快速施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