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13篇
公路运输   69篇
综合类   37篇
水路运输   45篇
铁路运输   60篇
综合运输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纬六路跨铁路大桥为双塔双索面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斜拉桥 ,主桥跨径布置为 ( 4 2 + 1 2 0 + 380 + 1 2 0 +42 ) m,采用塔墩固结 ,塔梁分离的结构形式。本文主要介绍该斜拉桥的工程概况、主梁及主塔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无锡市圩区的自然条件.对圩区地面迳流成因及水量平衡、典型年份水位持续天数及对应降水量、排涝标准与圩区地面标高的关系等问题作了分析探讨;对提高圩区规划地面标准作了准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3.
结合景洪升船机的设计,对水力式升船机机械系统各子系统及部件的功能进行论述,对其结构和设计参数进行研究,并给出水力式升船机卷筒及同步系统、浮筒及动滑轮装置、钢丝绳组件和下水式承船厢的主要结构和设计参数。对水力式升船机浮筒的配重进行探讨,特别针对无间隙同步系统、承船厢充压对接密封装置提出新颖的结构,为同类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局部动床概化水槽试验,采用MicroADV流速仪测量瞬时流速,得到浮运围堰下沉过程中围堰侧面纵向、横向和垂向紊动强度的分布情况。分析浮运围堰入水深度、行进流速、行进水深对紊流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浮运围堰入水深度对紊流宽度影响较大;行进流速、行进水深对紊流宽度影响较小。在试验范围内,围堰单独作用时水流相对紊流影响宽度D/B随围堰相对入水深度H c/H0的增加而增大,基本为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5.
基于Petri网的现代造船车间工作流建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向生产过程控制,分析了现代造船车间生产作业流程与作业活动,提出以工作流管理系统为集成平台的车间生产过程管理,应用模块化着色网MCPN建立系统过程模型.动态适应性的系统过程模型是以基本子流程为模块,以作业任务为核心,自下而上建立的模块化Petri网结构,可体系化、参数化描述现代造船车间生产物流与作业流.  相似文献   
6.
桥面系的方案选择是关系到整座桥的造价以及受力性能的重要因素,广州市中山一桥在进行桥面设计时采用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钢-混凝土结合梁体系,另一个是钢箱体系。通过对两种方案的截面几何尺寸、构件内力、挠度和变形曲线、自振周期和振型这几个方面的分析比较,得到它们之间的受力性能异同,结合中山一桥的具体特点和这两种方案下受力性能间的分析比较,最终选定桥面系的方案为钢箱体系。这种体系具有桥面系轻,各主要构件的内力小,桥面的挠度值小,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尤其适合于要求施工工期短的城市桥梁,将钢箱体系应用于中山一桥中取得了很好的综合经济效益。通过对中山一桥桥面系方案选择的探讨,旨在为类似桥梁桥面系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主桥为(98 196 504 196 98)m双塔三索面钢桁斜拉桥,主梁为3片主桁的板桁结合钢桁梁,上层为6车道公路,下层为双线客运专线、双线Ⅰ级铁路。其中铁路桥面采用纵横梁体系的混凝土板结合道碴桥面。介绍铁路混凝土板结合桥面系模型试验的结构设计及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8.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水力平衡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地暖系统中重力循环作用压力对共用立管的影响,运用基尔霍夫定律分析了地暖系统中下分异程式双管系统和下分同程式双管系统的水力平衡状况,得出了在没有平衡调节装置的情况下,下分异程式双管系统更适用于地暖系统的结论,通过计算确定了地暖系统共用立管水力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平均比摩阻的范围.  相似文献   
9.
竖转施工的桂江三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瑞海  李继平  李东红  赵宝军 《公路》2001,(4):37-39,75
梧州桂江三桥设计为三孔自锚中承式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主拱跨径为175m,是我国首次采用集群液压千斤顶作动力装置进行竖转施工的钢管拱桥,施工中用钢绞线作柔性起重索,突破了以卷扬机钢丝绳滑车组的模式限制,大大提高了转体重量和提升高度,竖转高度和跨度居全国同类型桥梁之首。  相似文献   
10.
国内目前针对中小城市公交场站的研究不足,中小城市场站建设缺乏科学指导,场站用地难以得到保障.结合中小城市公交发展特点及场站模式,通过科学的分析计算,确定场站停车坪、建筑用地、场前区及绿化用地规模,探讨与之相符的中小城市公交场站用地指标,对于中小城市场站规划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