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3篇
综合类   2篇
水路运输   2篇
铁路运输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1.
汪功明  姚道如 《机电设备》2008,25(1):9-11,31
MMB1320B型外圆磨床采用液压驱动和电气控制的方式实现工作台和砂轮架的动作,文中对其电气控制方式加以改造,用PLC软件取代继电器控制系统中大量的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等以实现液压系统的PLC控制,从而达到节能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CRH_2型动车组装有车轮踏面清扫装置,其前端的研磨子在制动时可起到踏面清扫和增黏作用。通过调研及跟踪发现,装有踏面清扫装置的高速动车组车轮多边形出现的比例较小,当部分动车组出现车轮多边形后,在改变运行条件下,车轮多边形有减轻现象,说明研磨子对车轮多边形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研究研磨子对车轮不圆的修形作用,开展研磨子修形台架试验及修形线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研磨子多次作用,20阶多边形的车轮表面粗糙度由31?dB降为16?dB,研磨子对车轮不圆修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DGMC-16s型地铁打磨车电气控制系统研发背景及系统总体架构,重点介绍了控制网络、牵引控制、偏转角度、恒功率打磨、双动力源切换等关键技术,产品运用证明该系统运行可靠,满足各项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4.
通过应用振动诊断技术对M1380B曲轴主轴颈磨床进行故障诊断的成功事例,简述了振动与机械故障之间的联系,介绍了振动诊断技术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具体应用情况,包括测试系统的基本配置、振动参量的选取、振动参量的表征参数的选取、测试工况的确定、测点位置的选取以及振动信号的分析处理与故障诊断,并验证了诊断结论的正确性,指出了振动诊断技术在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CRTSⅡ型轨道板的生产在中国尚属新工艺,其打磨环节是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难点,对精度、质量等方面要求很高.因此如何提高其施工精度与效率是生产的关键。结合实践经验,总结了轨道板的打磨技巧,并就如何提高操作人员的素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LANDIS曲轴磨床数控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波 《汽车科技》2005,(4):30-32,29
基于FANUC-0GCC数控系统,采用宏程序开发了LANDIS曲轴磨床自动磨削程序,采用PMC轴控技术开发了砂轮自动修整程序,实现了单通道系统中磨削与修整双任务并行运行,提高了机床的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7.
大型船用曲轴磨床整机的动静态性能仿真分析及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三维仿真分析软件Pro/ENGINEER,建立了大型曲轴磨床的三维几何模型与虚拟样机仿真模型.首先通过Pro/E的多体动力学仿真子模块,对船用曲轴磨床进行曲轴加工时的配重平衡仿真分析,极大减小了曲轴加工时由不平衡引起的激振力.其次采用结构分析模块Pro/Mechanica,对机床床头箱的刚度进行了结构优化分析,不仅提高了曲轴在加工时的支撑刚度,同时也改善了磨床动态刚度.通过以上的仿真分析,优化了曲轴磨床的动静态特性,有效保证了船用曲轴的加工精度.  相似文献   
8.
文章在Hyperworks软件平台下对磨头体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得到了静力分析结果和模态分析结果。计算结果表明磨头体的强度和刚度可满足设计要求,机床工作时不会产生共振,确保了产品使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GZM型钢轨辙叉打磨机的设计原理、功能特点和技术参数,并对其运用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当坡顶有重要建筑物需保护时,边坡防护的支护方案,除应保证边坡整体稳定外,还应特别注意控制边坡变形对坡顶建筑物产生的危害。边坡变形计算复杂,与支护结构类型及施工开挖方法等因素相关,如何通过控制变形允许值来确定最优支护方案通常只能依据地区工程经验。通过分析岩面以上均匀土体的整体下滑力来计算各支护模型的内力及变形,在均满足整体稳定性的要求下,比较多种支护结构的变形值,从而确定满足变形允许值的最优方案,并通过采用特殊施工方法,变形监测等措施保障支护方案顺利实施,经施工期间和竣工后两年观测,边坡稳定,受保护房屋安全,由此总结出将桩顶微距离位移控制值作为支护方案评价指标可行。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