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4篇
铁路运输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地铁车辆段电力外线的整合和规划,充分利用复杂狭窄的管线空间,使用不同的方式对室外各电力管线合理敷设,对各种敷设方式的利弊进行对比分析;阐述车辆段的室外照明设计,对今后的室外照明设计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与管理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设计与配合施工的经验,基于三维建模技术、数据库技术及网络技术,构建了由逻辑架构、网络拓扑结构、功能设计和关键技术组成的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与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工程应用表明,所构建的解决方案可行、有效,为地铁车辆段室外综合管线三维设计和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低碳减排的新型城镇化要求提高城市的气候适应性,缓解城市气候问题.构建良好人居环境、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是当前面临的重大问题.在我国湿热地区的高密度中心城区,人流密集的枢纽型广场热舒适性日益受到关注,在其改造过程中引入模拟评价以改善环境整体热舒适度,对缓解城市热岛、优化城市...  相似文献   
4.
通过计算GRP和千人成本,对十堰市公交车车身广告、候车亭广告和户外大牌媒体投放效果进行分析,提出基于GRP的公交车车身广告投放建议。  相似文献   
5.
动车运用所室外综合管线是指所内室外各个专业的管沟、管槽、管线、管廊等,其数量种类多、交叉点数量庞大、多专业设计内容又互为边界条件,综合管线设计一直是动车所工程的重难点。传统二维施工图设计具有局限性,协调难度大,容易造成施工阶段管线安装工序不当,进而引发安装空间不足或管线冲突等问题。提出基于BIM的三维正向设计方法,通过研究协同设计、重要基准导入、三维管线综合排布方法、复杂交叉点优化方法、管线碰撞检查和调整方法等,立体直观地展现综合管线的空间排布位置,同时优化三维模型转二维施工图出图方法,合理规划出图内容,确保图纸表达完整,减少设计出错率,指导施工,减少返工和浪费人力物力等现象,为后续复杂段所室外综合管线正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对室外照明的节能措施加以定性分析和研究,提出室外智能照明节能的几种措施,并用工程实例来说明i-bus EIB系统在室外照明智能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电气化铁道直接供电方式分区所、开闭所作用的分析,结合当前直接供电方式牵引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用27.5kV户外模块化电器设备替代分区所、开闭所的设想,并从可行性、经济性、供电可靠性及灵活性、节约土地资源等方面进行论证,给直接供电方式的牵引供电系统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根据工程实际设计经验与体会结合国家规范要求,分析了居住小区室外排水管道工程设计,探讨了室外排水量的计算方法,提出了管材选择意见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混凝土排桩桩长、埋深和桩间距对主动隔振的影响,以振幅降低比作为评价指标,将振幅降低比小于0.5的区域定义为有效隔振区域,进行混凝土排桩室外试验。基于本文试验条件,详细分析上述因素对隔振区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隔振区域均有影响。桩长与瑞利波波长的比值越大有效隔振区域越大,但比值为0.5之后,再增加比值有效隔振区域增幅不大,当比值为0.76时,可以获得比较大的有效隔振区域。埋深与瑞利波波长的比值越大有效隔振区域越小,当比值为0.32后,不存在有效隔振区域,较小的埋深可以取得很好的有效隔振区域。桩间距与瑞利波波长的比值越小有效隔振区域越大,当比值为0.27时,有效隔振区域已经很小。  相似文献   
10.
为设计出高性价比的地下车站室外消火栓系统,在认真研读《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等相关规范及文献的基础上,提出新的室外消火栓分类方法,即供水类室外消火栓和救援类室外消火栓。根据对规范中“灭火救援要求”的理解,提出: 1)应保证提供满足消防需要的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 2)应保证及时将室外消火栓设计流量供应到火灾现场; 3)应保证消防队员及时赶到火灾现场的条件。通过分析建筑物消防水量取值的前因后果、水量组成及作用,根据对地下车站室外消火栓设计水量取值的理解,提出: 原则上应按《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要求确定,但对条件特别困难的单水源地下车站可以适当减少,但不得小于20 L/s。同时,为满足“灭火救援要求”,对各种消防设施设计提出新的要求: 1)对可以不设置储存室外消防用水水池的单水源地下车站,其储存室内消火栓设计水量的消防水池应按室外消防水池标准设计; 2)对于单路供水的地下车站,2个水泵接合器均必须设计在消防水池15~40 m范围,且一定要考虑消防车停放及操作空间,注意水泵接合器数量不得随便增加,同时,在水泵接合器附近应设计必要的供水类室外消火栓,不能跨主干道共用室外消火栓及具有相同功能的室外消防水池,同样,水泵接合器和对应的供水类室外消火栓或消防水池也不能跨主干道设计; 3)建议在每个出入口5~40 m范围设置救援类室外消火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