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篇
  免费   14篇
公路运输   85篇
综合类   97篇
水路运输   52篇
铁路运输   20篇
综合运输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The diffusive and in situ fluxe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DIC) and total alkalinity (TA) have been measured and an estimation has been made of the water–atmosphere fluxes of CO2 in three estuarine systems of the Cantabrian Sea during the spring of 1998. Each of these systems undergoes a different anthropogenic influence. The diffusive fluxes of dissolved inorganic carbon and total alkalinity obtained present values ranging between 0.54–2.65 and 0.0–2.4 mmol m−2 day−1, respectively. These range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other coastal systems. The in situ fluxes are high and extremely variable (35–284 mmol TA m−2 day−1, 43–554 mmol DIC m−2 day−1 and 22–261 mmol dissolved oxygen (DO) m−2 day−1), because the systems studied are very heterogeneous. The values of the ratio of the in situ fluxes of TA and DIC show on average that the rate of dissolution of CaCO3 is 0.37 times that of organic carbon oxidation. Equally, the interval of vari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enthic fluxes of inorganic carbon and oxygen (FDIC/FDO) is very wide (0.3–13.9), which demonstrates the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made by the processes of aerobic and anaerobic degradation of the organic matter, as well as by the dissolution–precipitation of CaCO3. The water–atmosphere fluxes of CO2 present a clear dependence on the salinity. The brackish water of these systems (salinity<20), where maximum fluxes of 989 mmol m−2 day−1 have been estimated, act as a source of CO2 to the atmosphere. The more saline zones of the estuary (salinity>30) act as a sink of CO2, with fluxes between −5 and −10 mmol m−2 day−1.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基于LabVIEW开发平台和NI硬件模块,模拟整车的储氧量评价方法 ,利用发动机台架硬件平台开发出来的储氧量评价系统。同时,面对轻型汽油车国六阶段的催化器评价,开发出了动态储氧量测试平台。分别通过不同的测试方法,分析催化器的储存氧和释放氧的速率,提出了动态释放氧量(DORC)的概念。同时,根据分析台架快速老化前后催化器的储氧量测试结果,针对面向整车标定策略的新型催化器的开发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3.
路基沉降是高速铁路设计和施工中所要考虑的主控因素。结合沉降观测数据可以对路基沉降量进行预测。通过预测可有效保证高速铁路路基工程达到规定的变形控制要求,以合理确定无砟轨道的铺设时间。而路基沉降预测常用方法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工作难度大,是长期以来困扰高速铁路施工技术人员的难题。此文介绍了高速铁路路基沉降预测的几个典型方法,极具代表性,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崔玉国  陈旺 《隧道建设》2017,37(6):735-741
沉管隧道最终接头短管节在牵移和拉合过程中易发生偏移与倾斜,且GINA止水带压缩到设计值难度较大。以南昌红谷沉管隧道为例,从准备、牵移、拉合及后处理4个阶段介绍短管节对接拉合施工工艺。通过对底钢板打磨、涂抹黄油等,减小底部摩擦阻力。采用计算机控制液压同步提升系统、液压数据量测、钢端壳间距测量等措施,对短管节轴线及平面控制。实践表明:GINA止水带压缩量误差仅为+4 mm,短管节轴线及平面偏差均在可控范围内,短管节干坞内拉合对接操作可行、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5.
盾构在富水砂层中掘进时,容易出现喷涌、地表沉降大、流砂等现象,给掘进施工带来很多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在全断面富水砂层中掘进时,如何控制盾构施工参数显得极其重要。文章结合广州地铁21号线水西站—长平站盾构区间隧道工程实例,考虑了工程实践中盾构穿越全断面富水砂层且下穿薄弱基础的水西村民房建筑的情况,进行了盾构施工措施及试验段掘进参数分析,确定了盾构下穿水西村民房建筑的施工参数。监测结果表明:参数实际控制值与分析拟定值接近,地表沉降可以控制在5 mm内,房屋沉降可以控制在10 mm内,验证了参数选取的正确性。盾构在全断面富水砂层中下穿平房群时,实际土舱压力高于静止土压力,同步注浆量不低于1.6倍的理论值,提高土压力和推力可以有效降低平房群的沉降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内皮素-1(ET-1)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产生C-反应蛋白(CRP)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培养大鼠VSMCs,以不同浓度ET-1刺激VSMCs,并用ETA拮抗剂BQ123、抗氧化剂PDTC、p38MAPK抑制剂SB203580及ETB阻断剂BQ788进行干预,免疫细胞化学法及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别测定不同浓度及不同干预因素下VSMCs中CRP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ET-1能刺激VSMCs CRP蛋白及mRNA的表达增强,其效应呈浓度依赖性;BQ123、PDTC及SB203580能明显减少ET-1诱导的大鼠VSMCs CRP蛋白及mRNA的表达,而BQ788对此作用无明显影响。结论 ET-1通过ETA、活性氧(ROS)、p38MAPK诱导大鼠VSMCs产生CRP。  相似文献   
7.
屏蔽门系统在地铁中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结合香港地铁、广州地铁屏蔽门系统的设计实际,阐述屏蔽门系统在地铁中的功能以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并指出屏蔽门系统在今后地铁新线建设及旧线改造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公路隧道通风设计是隧道总体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合适的通风方案设计应综合考虑到通风效果、施工难度、设备投入、运营成本等因素。应用静电除尘设备与交通管制相结合的通风方式,可以大幅度削减隧道建设成本,并以工程实例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这种方法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LPG单燃料发动机稀薄燃烧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LPG单燃料发动机,基于旋转坐标系的独立气缸模型,提出了一种采用λ型氧传感器的稀薄燃烧控制策略,大大降低了线性氧传感器所带来的高昂成本,并实现了燃气喷射的逐缸控制。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在满足系统动力要求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燃气的消耗及废气的排放,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透水性沥青混凝土面层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透水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性及优点,结合工程应用实例对透水性沥青混合料的材料选择、配合比、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尝试与探讨。实践证明,在城市道路中采用透水性沥青面层技术可行、设计简易、施工方便,且工程费用增加不大,在我国南方多雨地区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