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2篇
综合类   1篇
水路运输   3篇
铁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以重庆两江大桥渝中连接隧道下穿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主楼及住宅楼为工程背景,提出左右线隧道分别使用单侧壁导坑法与双侧壁导坑法开挖,加强超前支护,及时施作初期支护与2次衬砌的下穿既有建筑隧道设计方案。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隧道施工过程,分析隧道开挖引起的农业银行筏板基础和农业银行住宅楼条形基础变形。结果表明:既有建筑基础沉降与倾斜均在可控范围内;该隧道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3.
本方案选址于琉璃厂附近,基地周边三面都是低矮的古建筑,唯有西边是两栋多层建筑。设计从城市肌理出发,无论是屋顶平面。还是内部的交通流线都充分地找到了与原有胡同肌理的对话。对应胡同的走廊将建筑分为不同的体块。对于展厅来说。博物馆是城市,对于城市来说,博物馆又是建筑物。  相似文献   
4.
设计中的某市区小净距隧道下穿小区多层楼房,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小净距平行隧道下穿施工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隧道施工到楼房最近点前,楼房基础发生的超前沉降占总沉降的13%~24%,研究断面封闭前基础沉降占总沉降的56%~63%,而研究断面初期支护全断面封闭后发生的沉降仅占总沉降的12%~24%;当隧道左右线均穿过楼房最近点并施工完毕后,楼房基础区域地表最大沉降值为16.5 mm,基础局部沉降为0.0004 L,基础倾斜值为0.00042;右线隧道施工导致隧道拱顶上方围岩塑性区扩展至右线隧道地表.上述规律表明,隧道施工可能导致地表出现开裂,应对地表沉降进行观察和监测,同时优化施工工序,缩短右线隧道初期支护全断面封闭时间,从而有效控制地表的总沉降量,减小对既有房屋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建筑功能和城市规划的需要,高多层建筑逐渐增加,它们大多是采用钢结构和钢砼结构体系,这是完全符合我国国情的。多层钢砼框架结构设计在多层建筑中将有着光明的应用前景。同时也应该看到,目前对这种结构体系的了解还不够深入,我国尚未形成相应的规范,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对钢砼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研究了几种常用体系和探讨了多层钢砼框架结构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多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的设计中,给水管网的形式对于系统能否经济、可靠地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本文对于目前几种常用的不设加压水泵的给水系统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对减小水箱容积,降低工程降价,同时安全,可靠地供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8.
本文介绍了上海南桥新城绿庭乐康苑小区(一期)桩基设计方案的选型过程,说明上海地区多层建筑工程的桩基不应千篇一律地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而应通过综合的技术经济比较并考虑施工进度、上部结构型式等来确定。本工程经过方案比较,证明本丁程采用纯桩基方案比采用沉降控制复合桩基方案更可以做到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9.
本文结合一个已经施工的九层住宅,就新型墙体材料在多层建筑上采用,对工程的技术以及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