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2篇
公路运输   74篇
综合类   57篇
水路运输   114篇
铁路运输   90篇
综合运输   3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阐述了汽运企业技术改造的概念、内容以及企业进行技改应满足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如何更加实际地评价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核心子系统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SIL),通过研究欧 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标准中风险模型的构造,给出风险降低因素(RRF)的定义;通过定义的风险降低 因素,建立可容忍事故率(TAR)与可容忍危害率(THR)的换算关系,进而评估出 FAO 系统核心子系统功能次级危 害的可容忍危害率;最后通过其与安全完整性等级的对应关系,得到核心子系统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应用结 果表明:结合实际的 FAO 工程项目应用成果,给出风险降低因素中各要素的具体示例,可供借鉴;与直接采用 可容忍事故率保守估计安全完整性等级的方法相比,在考虑风险降低因素后评估得到的安全完整性等级更接近实 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依据标准EN 50126-1、EN 50129、EN 50128的规定,阐述了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安全完整性开发流程.通过建立列车网络控制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定义安全生命周期模型、解析安全性专有技术,论证了列车网络系统安全完整性开发流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对使用反射波法检测铁路大直径基桩完整性时,其反射波曲线中浅部会产生1个正向缺陷信号的问题作了详细探讨。经分析,它是由于基桩在冲击成孔或人工挖孔施工中,其桩顶砂浆没有清理干净和人工挖孔桩护壁等原因引起的。所以,在采用反射波法检测基桩完整性时,其桩顶砂浆要清理干净,且露出含有粗细骨料均匀致密呈青色的混凝土新表面,而对于人工挖孔桩的护壁影响因素可在桩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95%时进行检测。这样,就能够消除反射波曲线中浅部的正向缺陷信号,以便正确判定基桩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修船》2019,(6):38-42
文章以渤海某海洋钻修机模块为对象,阐述了完整性评估工作的实施步骤,以及每个实施步骤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包括有限元法、层次分析法等。最终,通过风险评估给出综合性结论,作为制定风险管控策略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8.
本文通过工程实例,探究提高临海复杂地质下止水咬合桩一次成型施工工艺,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桩身完整性差和桩身垂直度要求不合格等基坑支护质量通病进行研究。止水咬合桩因其经济效益高、适用场地广和止水效果好等特点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地下水丰富环境下深基坑的基坑支护。本文着重总结了止水咬合桩的施工重点,阐述了止水咬合桩在实际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了一些优化建议,以便帮助现场管理人员迅速掌握止水咬合桩的施工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证桥梁基桩检测质量,首先分析低应变法和超声透射法的检测原理;随后从桩头处理、检测仪器、检测位置、检测时间、力锤和声测管选用、标定测试系统延迟时间等方面探讨低应变法和超声透射法在桥梁基桩现场测试中的技术要点;最后以某高速公路桥梁项目为研究对象,对超声透射法的检测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的桥梁基桩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荣裕 《中外公路》2006,26(3):232-234
该文详细分析了超声波检测基桩完整性的多种判断方法,提出了一种较为准确的判断基桩完整性的方法,即PSD、V、A综合判断法,可基本消除各单一声学参数对判断缺陷的影响,在缺陷定性方面更合理、更准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