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55篇
  免费   403篇
公路运输   14330篇
综合类   12210篇
水路运输   573篇
铁路运输   557篇
综合运输   1088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460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539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397篇
  2018年   100篇
  2017年   301篇
  2016年   369篇
  2015年   694篇
  2014年   1708篇
  2013年   1487篇
  2012年   1447篇
  2011年   1944篇
  2010年   1926篇
  2009年   2290篇
  2008年   1897篇
  2007年   1566篇
  2006年   1408篇
  2005年   1425篇
  2004年   1247篇
  2003年   1273篇
  2002年   914篇
  2001年   700篇
  2000年   608篇
  1999年   404篇
  1998年   340篇
  1997年   313篇
  1996年   386篇
  1995年   314篇
  1994年   295篇
  1993年   270篇
  1992年   299篇
  1991年   266篇
  1990年   188篇
  1989年   189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以感应充电技术(Inductive Power Transfer,IPT)为主要特征的充电路面(Electrified Road,e-Road)近年来发展迅速,其可为行进中的电动汽车进行动态无线充电,有效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时间过长、续航里程不足等问题,是支撑未来公路交通电气化发展的重要储备技术。详细介绍了IPT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并总结了已有e-Road试验段的充电性能参数和技术就绪度水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基础设施角度剖析了e-Road目前存在的主要工程问题及相关研究进展,内容包括:①深入分析了IPT系统工作时因高频磁场通过介电性路面材料所引起的电磁损耗对IPT系统充电效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法;②针对充电模块与普通沥青路面存在的力学兼容性问题,从结构受力原理、材料损伤特性等方面总结了e-Road复合结构产生力学损伤加剧效应的原因,并提出了耐久性优化措施;③针对e-Road环境可持续方面存在的不确定性,评估并对比了e-Road与传统道路的全生命周期环境效益,指出了e-Road环境性能研究对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估算的重要性。此外,还从政策支持、安全性、价格因素等角度对e-Road进行了综合可行性评估,并对充电路面基础设施的未来发展进行了智能化展望,提出了e-Road与其他新型智能道路技术进行有机融合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寒冷地区路面积雪结冰为公路安全运营构成极大威胁。研究以最佳方式快速、高效、无污染的方式清除路面冰雪,在沥青混合料中以一定比例掺入石墨、钢纤维及碳纤维等导电材料,通过室内对比试验确定各材料的最佳掺入量,实现提升沥青混合料导电性能,通过导电路面升温清除路表冰雪,在我国北方公路绿色环保清冰除雪、延长路面使用寿命方面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林森林 《北方交通》2020,(10):73-76
冷补沥青混合料作为一种新型的路面修补材料,具有不受天气季节的限制、可随取随用、使用方法简单等特点。以东北地区养护工程为依托,用柴油、冷补填加剂、基质沥青制备冷补液,并将其与骨料拌和得到冷补沥青混合料。进行了不同配比的冷补沥青混合料粘附性、浸水马歇尔试验及冻融劈裂试验,结果表明:由74%基质沥青、24%柴油、2%添加剂组成的冷补液所制备的冷补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路用性能。  相似文献   
6.
调度指挥系统内部为实现站内设备控制、车次追踪、进路设置等关键功能,需要转换联锁表数据为机器设备可读取的格式。由于联锁数据的复杂性,达到工程要求前机器配置会经过多次审核和调整。本文在详细分析配置制作与校核流程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联锁表人机交互转换模块。模块通过将机器配置可视化为联锁表条目、闪烁光带,以及人机界面勾选框的方式,标示配置信息并记录对表结果,辅助进路有效性检查。模块的人机界面能导入已有配置审核,或根据调度指挥系统需要,输出核对结果为对应的子系统配置文件。人机交互模块的应用提高了文件制作效率,保证了联锁表条目与数据配置的有效对应,在各调度区段车站改造升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很好的反馈。  相似文献   
7.
以山区低等级公路路面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种类路面的破损危害性不同,拟在公路路面评价中提出路面破损指数概念,对山区低等级公路路面破损程度进行综合评价。所用模型是利用层次分析法(AHP)对不同种类的路面损毁危害性进行赋权,并利用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计算山区低等级公路路面破损程度与最优情况的贴近度,进而将山区低等级公路路面破损情况转化成区间为[0,1]的路面破损指数,其中路面破损指数越大表示路面的破损程度越高。此模型方法简单,能够运用少量数据对山区低等级公路路面的破损程度进行定量评价,可为山区公路的养护工作提供更准确的数据参照。  相似文献   
8.
9.
结合204国道盐城南段旧水泥砼路面技术改造工程的施工实例,对“方案设计”进行思考和分析,指出其在实施过程中值得商榷的问题,提出“建议方案”,使得其更符合实际,方便施工,缩短工期,节省投资。  相似文献   
10.
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反射裂缝足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反射裂缝足尺试验来评价纤维增强沥青混合料和玻璃纤维土工格栅对抑制反射裂缝的效果,对抑制机理作了分析。试验证明,在普通沥青混合料中加入聚酯纤维以及使用改性沥青可使脆化点温度降低,增强低温抗裂性,加入聚酯纤维和在基层与面层之间铺设玻璃纤维格栅可有效抑制反射裂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