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公路运输   4篇
综合类   3篇
水路运输   2篇
综合运输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介绍泉州晋江斜拉桥的概况及边跨合拢施工技术、施工流程等。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装备的装卸作业效率,满足特种方舱的装卸、运输和存储,实现车对车、车对地的装卸作业,设计一种专用超宽型、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根据侧装式整体自装卸车的技术特点和作业情况,按照功能要求、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合理进行运载底盘选型,从副车架、起重装置、液压系统、电控系统和辅助设施方面进行设计,采用Abaqus软件对起重装置进行有限元分析和刚强度校核,对自装卸车的稳定性进行校核。通过运行调试和试验,并对起重装置、液压系统和电控系统动作安全、稳定、可靠性进行考核,各载荷工况和极限作业工况下,均可进行正常装卸作业,各项性能均满足指标要求。此侧装卸车的成功研制,使侧装卸技术得到了创新和改进,有助于扩展思路,提供设计借鉴,拓展侧装车整体自装卸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万鑫铭  杨济匡 《汽车工程》2005,27(6):682-686
基于MADYMO软件建立了对称折叠和环向折叠安全气囊以及假人碰撞位置的虚拟试验模型。试验结果表明:环向折叠气囊对人体的主要损伤值都小于对称折叠气囊的相应值;试验中测得的所有损伤值都小于损伤评定参考值,并和有关实际试验的结果基本相同。虚拟试验是一种研究气囊折叠方式对离位乘员损伤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结合具体的工程实例,介绍了大跨度连续刚构桥上部结构施工的工艺流程,并针对连续结构桥施工中的难点——合拢段施工,系统地研究了合拢段施工方案选择及施工控制事项。  相似文献   
5.
船舶碰撞事故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船舶碰撞性能以及耐撞结构设计方面的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基于全耦合数值仿真分析技术,以一多用途船舷侧结构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两种夹层板新式抗冲击舷侧结构,并对原结构和新式结构的碰撞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新式舷侧结构发生损伤变形的区域较大,参与抵抗撞击的构件增多,损伤变形程度有所降低,且在总重量相当的条件下总吸能有大幅提高,可以有效缓解高能碰撞对结构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提高安全气袋的乘员保护效能,减少其可能造成的伤害,是汽车被动安全研究的重要内容。使用LS-DYNA软件建立了5种不同折叠方式的气袋有限元模型,结合静态点爆试验结果对气袋有限元模型进行了验证。按照两类离位乘员的典型形式,进行了不同折叠方式气袋对离位乘员伤害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卷绕式折叠和折入式折叠气袋综合性能优于平面直接折叠气袋。研究结果可为气袋折叠方式优化设计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7.
悬臂浇筑施工桥梁合拢段中,劲性钢骨架的构造形式、埋设位置和焊接质量是合拢施工的关键控制内容,以龙溪河大桥为例,详细讨论了劲性钢骨架工艺的理论依据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基于提高乘员保护效能的安全气囊折叠方法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提出了安全气囊展开特性的优化指标。使用LS-DYNA软件建立了不同折叠方式的气囊有限元模型,结合静态点爆试验和图像处理技术,对一种新型气囊在典型折叠方式下的展开特性进行了分析。以模拟计算结果为依据,设计了基于提高乘员保护效能的新折叠方法。经试验验证,新设计的折叠方法具有良好的展开特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折叠式舱口盖为研究对象,结合UG/Open GRIP高效、便捷、交互性能强的编程特点和UG/Open API操作简单、控制用户界面方便的优势,依托UG/Open UIStyler制作灵活、多样的人性化界面和UG/OpenMenuScript生成用户菜单,在对折叠式舱口盖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引入UG二次开发技术对折叠式舱口盖进行参数化建模系统设计,达到改变折叠式舱口盖部件参数值输入就能迅速建立新模型的目的。经过对参数化建模系统程序调试,系统能够正确、简便、迅速完成折叠式舱口盖部件参数化建模功能。该系统减少了折叠式舱口盖设计周期,提高了设计效率,为折叠式舱口盖参数化建模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付国平 《北方交通》2008,(5):143-145
介绍泉州晋江斜拉桥的概况及边跨合拢施工技术、施工流程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