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0篇
  免费   44篇
公路运输   381篇
综合类   275篇
水路运输   86篇
铁路运输   119篇
综合运输   39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114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110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105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ABSTRA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online channel strategies adopted by Chinese manufacturers with regard to the Belt and Road. It also investigates the effect of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and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costs on online channel mode selection and pricing strategies. The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types, namely, Chinese manufacturer Stackelberg (MS) structure, vertical Nash (VN) structure, and foreign retailer Stackelberg (RS) structure. Furthermore, a game model is developed among the Chinese manufacturer, foreign retailer, and cross-border e-tailer to investigate the interactions among offline channel power structures, maritime transportation costs, and Chinese manufacturers’ online channel mode sele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Chinese manufacturers’ preferences for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increases correspondingly with the decrease in their market position and bargaining power. Moreover, foreign retailers can obtain higher profits in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under the VN structure. However, the level of profit for foreign retailers depends on the intensity of their competition with cross-border e-tailers under the MS and RS structures. Finally, consumers in countries along the Belt and Road can obtain a higher surplus in the online agency selling mode under all of th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2.
3.
图形驱动式路线施工放样与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提高路线施工测量计算的计算机应用水平,提出图形驱动式路线施工测量计算方法,并以自主研制的FunGra系统为图形环境,通过建立基于功能图形对象的路线施工测量计算对象模型,以及在系统中提供创建和操作这些功能图形对象的便捷机制,实现了一个图形驱动式路线施工测量计算系统。现场应用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率。  相似文献   
4.
吴宏林  陈燕芳 《水运工程》2005,(7):12-13,22
结合莞惠公路改建工程的设计经验,介绍改建公路设计时技术标准的应用,道路中线及路面结构的选择,阐述了如何进行加固和接长桥涵验算设计。  相似文献   
5.
本文根据科芬-曼森(Coffin-Manson)定理,利用材料的静拉伸试验数据,把材料在交变载荷作用下的塑性应变和弹性应变统一起来,应用“四点相关法”在双对数座标上绘制材料应变幅-载荷循环寿命曲线,在铣刨机设计阶段估算铣刨滚筒轴的无裂纹寿命.  相似文献   
6.
该文对上海城市外环线浦东段 (二期 )工程沥青面层技术做了简要的介绍 ,提出了施工过程中重点考虑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沥青砼路面碾压设备的正确选择及使用以及影响沥青材料碾压效果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碾压沥青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论述了列车运行数字仿真模型和基于仿真计算结果的运营指标的建模方法,并给出了仿真逄例也结果分析,以列车运行数字仿真的计算结果作为建模的基础数据具有一致性和可比性强,模型可靠且精度高的特点。本研究为铁路主要技术标准综合优化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徐志民 《中国水运》2007,5(9):170-171
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指导思想及具体操作的偏差,公路施工招投标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保证工程建设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必须加大管理力度和约束机制,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  相似文献   
10.
赵斗 《中国铁路》2018,(12):7-14
结合印尼雅万高铁项目,对我国高速铁路技术标准"走出去"进行了适应性研究。从自然条件、社会因素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雅万高铁技术标准选择的影响因素,对主要技术标准以及线路、轨道、地质、路基、桥梁、隧道等专业技术标准进行了适应性研究,提出适合雅万高铁条件的技术标准建议。研究成果为雅万高铁的建设提供了支撑,为我国高速铁路标准的进一步优化完善提供了参考,为其他"走出去"项目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